1866年遣使会负责蒙古的传教区划给比利时神父南怀义创办的圣母圣心会,凤神父等遣使会士遂前往北京等地传教。1893年7月11日,凤伯多禄神父在庆云县的一家客栈去世。
当时又遇3年自然灾害,犹如雪上加霜,年幼的儿女缺吃少穿,饥寒交迫,家庭生计都难以维持……在诸般痛苦磨难中,他仍不失对天主的纯爱和绝对信赖,常常哭求天主使自己能够坚强不屈,甚至为义致命……在教会遭难的情况逐渐缓和之际
奇迹总是在善人义祷后出现:她的病情竟不可思议地一天天地好转,从床上坐了起来,吃喝也畅快多了,渐渐地人也精神了,她终于甩掉输液药瓶,下床行走自如了。
在此我想到了孔子的提醒: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如今,我们所等待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已经降来了,他是真正能给予我们永生的天主,他是真正使我们获得新生的救恩的天主。
(谷10:43-45)重温主耶稣一生的所行之事所言之教,他好比在天之父从天而降的一支属灵画笔,点点滴滴都在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勾画,天父那不可见的面容的全部信息与义趣。
当人以诚实之心待人,以善良之心对人,并且总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把孝敬父母、关心爱人作为责任;把帮助亲朋好友当作义务;把援助那些有需要帮助的人当作本分,就离义人的距离不远了。
记住回家的路,这句醒人之言,在这个寂静的夜里,在我的耳边回荡。一种记忆犹如醍醐灌顶般让我幡然大悟:何以会在这之后的十多年生命里,一种声音在时时与我同行。
参与避静的神父告诉“信德”通讯员说:通过这些分享使我们参与避静的神父和修女们认清了那些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通过分享、圣体朝拜、谈心及行苦路善工使我们修道人的内心再一次与主接近,同时坚定了修道人度奉献生活的志向
严厉地批评了某些随意篡改教会神圣礼仪的陋行,为了让大家明白教会礼仪之神圣,主教以脱利腾拉丁礼弥撒礼规为样本讲解,使大家获益匪浅。
这人生来脑子好,实写实算样样行。近处有个晏口会,他去会上办事情。刚刚进了会的边,有一毛驴跑得凶。毛驴跑到他跟前,被他抓住驴缰绳。时间到了日落时,没人把他问一声。不知驴主在哪里,只好牵驴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