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我们外在的世界需要耶稣的救恩,内在的生命更需要。只有耶稣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生命中诞生、掌权,外在的世界里才能看到耶稣的容貌、天父的爱和圣神的临在。
因着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希望来到了人间,它是永恒生命的希望。希望不会停滞不前,却促使我们行走。
心是生命的象征。如果心停止跳动,那么人就死了。将心交给上主意味着把生命奉献于他。奉献并不意味着放弃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只要从心里远离妨碍天主临在于我们内心的东西。
当一个人的生命当作礼物奉献时,就会散发生命的馨香;当生命保留给自己时,它将变得平淡无味。教宗继续说,智慧的道路在於与天主相遇;天主拯救和宽恕我们,任何人都不能觉得自己与天主无关,不需要天主。
我们尽管学会了如何生存,却不知道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我们只是单纯地让岁月悄悄溜走,却没有赋予我们的生命更多的意义。
耶稣说:「不要为你们的生命忧虑吃什么,或喝什么;也不要为你们的身体忧虑穿什么。难道生命不是贵于食物,身体不是贵于衣服吗?
在黄珍嫦老师的带动下,大家跳起《生命的河》来敬拜上主,气氛相当活跃。今晚的主持人由灯芯班的诺诺姐妹担任,她首先邀请负责慕道班的任神父做开场讲话;任神父抛出三个问题:你是谁?你要做什么?你到哪里去?
我们需要超越向学生传递讯息的层面,去了解真正的教育,是将一个人的生命,带领到认识生命奥秘的整体性。生病时,我们需要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并看到死亡是通往永恒生命的大门。
西默盎和亚纳是把期待天主作为他们生命意义的两位长者。他们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盼望看到“上主,默西亚”。教宗方济各3月30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如此表示。
事实上,我们可以找到祈祷支持圣人和基督子民生命旅途的许多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