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今中外文化的多元性解释圣经内容:从儒、佛、道之经典到古代以色列人的智慧书籍:《德训篇》、《训道篇》及诗歌:《圣咏》;从法国文豪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歌德到黎巴嫩的哲人纪伯伦(KahlilGibran);
我们与玛利亚携手行走,……我们也会看到历程中的许多痛苦并非一无是处。
值得反思的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经历了狂热年代的痛苦考验,在改革开放逐步走向富裕的今天,道德底线沦落导致的信仰缺失之殇,已使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严重受损、国人的心灵严重受伤,中华民族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昂沉重了
圣母德叙祷文是我从小会背的经文之一,因为她朗朗上口,如:可崇之器、圣情大器、玄义玫瑰、达味敌楼等等。但对它的含义却和大多数教友一样不甚理解,只知道是对满被圣宠的圣母的赞颂。
他们满情感恩和喜乐之情,积极踊跃地分享自己在信仰上的成长历程,诉说自己领洗前后的诸多改变,彼此传递着一种信仰上的正能量,令人感动,为之欣慰。
在Yardenit的入口处,有一堵新生命之墙(theWallofNewlife),墙上用各种语言记载里马可福音中描写耶稣洗礼的话语。
眼看着这么多的飞机从天空掉下来,这么多的生灵遇难,人们为之悲痛落泪,不禁要问,天主你在哪里?今年河南大旱,河江干枯,水库底朝天,井里没有水。
所以这《上海抗战历史地图之慈善救助分布图》除了两次淞沪抗战中社会各界在上海建立的收容所外,重点突出的两个区域,就是法国神父饶家驹倡议建立的南市难民区,和上海犹太难民聚居区。
在家者,为之慈母、慈父、慈子;在外者,则为之慈善。我们不可能只待在窄小的家里,我们都需要推开家门走到外面去,我们在为别人播撒爱和善的同时,也需要别人为我们播撒爱和善。
若想改变目前这个多灾多难、病入膏肓的世界之命运,唯有接受来自上天的正义——即天主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