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非常重视教友的善终,修女、教友出于爱德,陪伴临终者走到世上生命的最后一刻。本文作者近年在教会安老院服务,有丰富的临终关怀经验,下面是她陪伴两位临终者的经历,对陪伴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高贵的美本笃十六世在主教会议后发表有关感恩祭的《爱德之圣事》宗座劝谕中说明:信仰上和所举行的奥迹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表现于美在神学上和礼仪方面的价值。
修会的总会院在风景宜人的密西西比河畔,郁郁葱葱的植物、蜿蜒穿行的河流、弥漫着甜味的阳光……清新舒畅的环境让鲍芭德心中再无阴霾。修会在瓜地马拉、加纳及拉美设有分会院。
想起玛达肋纳等人在那样的环境中的炎炎爱主之情,心里真的很感动。在弥撒当中,我从头哭到了尾,感觉自己能有机会亲临圣地,得到的恩宠太大了,根本不配。
但就当她们在上海和献县慢慢适应了环境,逐步展开了传教工作后,却又不得不离开。一次次的离别,一次次的再适应,我没法去感受她们当时的伤痛。拯望会存在162年的风风雨雨,饱受天主严峻的考验。
在圣大,我们所有人都算是在一个不同环境与背景中工作,这也是一个挑战,但事实上能产生有趣的角度,学生能真实地从中受益……尽管如此,在这个层面上,我预计未来一、两年是相当大的挑战。
1949年,由于环境的变化,我只能回家参加劳动。虽然如此,我的心还是向往修院的生活,即使劳动我也热心祈祷。经历了不堪回首的动乱年代,教会已经奄奄一息,生存状况日趋严重。难道教会没有复兴的希望吗?
在今天的社会和教会环境中,如何认出我们身边的“默西亚,天主子”呢?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天主的人”呢?今天的雅各伯宗徒为我们提出了辨别的参考。
祈祷、哀矜、善工,更是与基督在亲密的结合中,活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的博大精神。
如果我们坚信天主的爱,我们不会孤独无助。 二月十一日,来自越南全国各地的一万多名朝圣者扶老携幼在藩切教区的塔帕圣母朝圣地举行了世界病人日纪念活动,为全体病患和残疾人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