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圣奥斯定的名言向修女们说:“我担心上主走过时,我没有发现祂”。教宗表示,为能留意上主,就该有“平静的心”,回忆蒙召时的感受,即“跟随耶稣、陪伴祂的喜乐”。
贝尔格里奥教宗提到,圣若望保禄二世曾于1994年召开以奉献生活为主题的世界主教会议。当时的教会处于艰难时刻,那时的新经验不见得有积极正面的成果,而且在某些地区修道圣召数量减少,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圣经是天主的话语,蕴藏着我们得救的奥迹,是我们信仰生命和现世生活的食粮。圣经作为我们信仰启示的宝库,如同圣体圣事一样,是我们获得生命之粮的途径。
随后,帕罗林枢机继续写道,作为“共融奥迹”的教会团体应加强平信徒的作用,在多重使命中,应培养平信徒对他们圣召有更清晰地认识。
这也就是说,他成了耶稣的门徒,随着耶稣上耶路撒冷去,为参与耶稣拯救世人的伟大奥迹”。教宗解释说:“从福音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行文中的要义,那是望教者走向圣洗圣事的过程。这在古代教会中也称作启迪或光照。
圣神也是基督信徒团体内部共融的创造者,正如圣奥斯定所说的,看到爱德,就是看到天主圣三。圣神促使我们和每个人织造爱德的关系,当我们在爱的时候,我们就是给圣神让出空间,让圣神圆满的表达出来。
今年5月28日教宗在奥斯维兹发言时则说:“面对邪恶,天主似乎沉默不语。但其实是人受召令自己的勇气和信心活跃起来,走出自私、恐惧……冷漠、投机主义的泥泞。”
这个主题选择了莱奥帕尔迪的一句话“我是谁?”这个对人的认同、对他的命运的提问出自人的经历的深处。没有一个人不提出这个疑问。今天我们仍然看到需要对人的认同、尊严、为人的价值进行慎重地反省。
教宗说:“本主日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启了礼仪新年度,天主的子民重新开步向前走,为生活在历史上耶稣的奥迹中。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道永远,常是一样;但历史却改变,而且需要不断接受福音的熏陶,需要从内部更新。
教宗说只有从耶稣真天主和真人的奥迹出发,才能真正了解耶稣的形象。不过教宗又强调:认识耶稣幷不属于单纯的理论,而是具体地与活生生的耶稣相会。这样的相会使人得到真正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