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在家庭动力整合课程中,借着注视对方的眼神与肢体语言,很多教友夫妇从中悟出了:修正家庭关系,增进夫妻感情,让爱从家扩展到社会各个角落,来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天主的子民共聚一 堂,同 声16'55545565433‖欢唱,庆祝基督光荣的复 活。 主祭:5675676‖ 信众:55675676‖ 愿主与你们同在。
世界主教会议虽然再次重申了对处在上述情况的信友接受圣事的纪律,却也强调他们没有被天主舍弃,教会是接纳众人的家。
去年“信德”上报道的幸福的守堂人张竹琴老人(圣名约撒斐纳)于9月9日晚9点安息主怀,享年86岁。
新一届世界病患日将在澳洲阿得雷德(Adelaide)举行,整个庆典将以东方伟大传教士圣沙勿略主教座堂的弥撒为高峰。
科学虽然昌明,但也非每个病症都能找到治愈良方,因此在全球各地的医院、疗养院和家居中,有许多兄弟姊妹患上不治之症,许多更是处于末期病患中。
后来我离开家到城市读书,离开了父母,父亲也带着村里的叔伯到北京从事建筑行业,一年到头在外辛劳,那几年我们聚少离多,每年只是到了春节能相聚几日,可是,父亲一直对我非常惦记。
那年因着本堂神父的宣传,侯姐参加了传道员培训,当时正值自家种植的葡萄树开花结果时节,这个时候也正是园里最需要精心管理的时期,丈夫和儿子在外打工,所以她只好把葡萄园临时托付给弟媳照看,而弟媳家也有许多农活要做
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上有七十多岁的婆母,下有十来岁的女儿,儿子今年刚到外地打工,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家婆微薄的退休金和我们夫妻俩起早摸黑的干活所得收入维持生活,我家称得上是“月光”族。
我这小小的幼苗,生长于黄土高原之上,泾河之畔,在家庭父母的良好教育,堂区神长教友虔诚热心的感召下,使我的信仰深深扎根,修道的圣召开始萌芽,使成长的环境确实不错,但不能使我满足现状,心安神乐,总想有朝一日能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