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弥撒讲道从当天选读的《弟茂德後书》谈起,表明今天和每个时代就如同圣道明和两千年前圣保禄宗徒的时期那样,众生都是在两个对立的人生舞台间穿行,一个是世俗奇闻的喧闹;另一个则是藉着善行光荣天父。
为此,教宗鼓励众人效法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而非那两个不顾垂死伤患的司祭和肋未人(参阅:路十30-37)。「上主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有提供救援的义务,但他们两人却绕开伤患,没有停下脚步」。
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我们要麽事奉天主,要麽事奉金钱。四旬期将至,教会在这几天选择的弥撒读经,让我们省思天主和财富之间的关系。当天选读的《马尔谷福音》记述了耶稣与富贵少年的相遇。
两个情况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似之处:耶稣面临生命的危险。在第一种情况中,伯多禄和其他门徒不理解耶稣首次宣布祂将在耶路撒冷死去;在第二种情况中,耶稣宣布祂就要被交於罪人手里。
米凯利尼神父邀请在场人士省思上述两个问题,以耶稣这个人和祂的讯息作为重新启程的起点。相对於历史上的耶稣,基督的复活阐明一个真正的新意。
煤气炉老化坏处很多,修补起来实在费劲,刘师傅是个强劳力,他主动抢着干重活累活脏活,夜深了,人困马乏,休息补餐,每人两个馒头,一根香肠。
神父接着说,从历史的层面谈基督的复活牵涉到两个事实,首先,宗徒们的信德出人意料和不可解释,他们的信德如此执着、坚韧,甚至不畏殉道的考验;其次,对这样的信德的阐释,令我们对信仰着迷。
圣若望保禄二世向世界传达了两个重大讯息:一个是慈悲耶稣的讯息,另一个则是法蒂玛圣母的讯息。教宗勉励信友们向基督敞开心门,接纳这些讯息。
在弥撒讲道中,薛神父围绕厄玛乌的两个门徒,鼓励大家也要担当起来,负起基督徒的这一份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勇气去宣认,为耶稣基督作见证。
教宗首先赞许宗座坎帕尼亚修院的两个特徵:修生们来自不同教区,因此具有跨教区的幅度;修院依循圣依纳爵神操的教育方针,把艰巨却振奋人心的挑战作为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