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没有圣神就没有成长:是圣神建立了教会,是祂令教会成长,是祂召集了教会团体。但基督徒的见证也是必要的。
因为在团体中不存在事先选择,我们会遇到性格、年龄、教育程度、敏感性不同的人,但要试着像弟兄姐妹一样共同生活。然而,这并不总能做到,你们非常清楚。
慈幼会副总会长方济各·切雷萨(FrancescoCeresa)神父向梵蒂冈电台表示:答:我们已经进入鲍思高神父冥诞200周年庆祝活动的尾声,活动将於8月16日他出生的日子结束。
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往往是生活中没有天主:每天有多少人自杀?有多少人吸毒?所有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因为他们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06年的夏天﹐在三次例行周三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教导我们认识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教宗解释: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宣讲的中心即为「天主是爱」。他要让人看见不可见的天主。
2005年9月13日上午,我们老河口堂区8位教友自发组织到谷城沈垭十字山朝圣。其中一位教友名叫徐道英,67岁,患有中风偏瘫,身体欠佳。
其它的学校关闭,因为那里不再有儿童。我要提到的是,透过学校我们也给与补充食物。
教宗说:“当时的纳粹政权告诉我们:‘在新的德国中将不再需要神父,不再有献身生活,我们不再需要这些人,你们另择职业吧。’
这会议於9月7日至8日在罗马召开,旨在促进多项联合举措,提升我们照料及守护共同家园的意识,建设一个更符合人性的世界。教宗鼓励各宗教信徒深入合作,扞卫生命和受造界。
画圣号是我们天主教会的习惯。几乎所有的祈祷、礼仪都是以此开始,以此结束。以至于我们养成了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习惯。这种习惯本来是好的,可是机械化了也就失去了当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