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于9月22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谈论了他在斯洛伐克和布达佩斯进行牧灵访问的意义。此前,教宗曾于9月12日至15日前去访问。
教宗方济各4月20日周三主持公开接见活动,继续例行的要理讲授。这是自两年多前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来,首次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举行。教宗强调尊重长者应是年轻一代的正确生活态度。
教宗良十四世向他们表达问候,并以耶稣圣心和司铎生活为核心发表要理讲授。为了禧年而来到罗马的修生不仅是朝圣者,更是希望的见证人,“在教会生活内为希望的火焰添加燃料”。
据香港《苹果日报》四月十一日引述一位知情教牧透露,东方闪电驻港负责人最近获美国总部巨额资助,组成宣传团队,计划成立网络电台及制作一系列短片和音乐录影带宣扬教义。
问:您日前提到,我们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教义或信理,而是权力和名望。您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答:我们生活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教会团体内,我们越如此走下去,我们的团体就会越融入、深根于自己的组织中。
教宗于是强调:“梵二大公会议因此重申天主教传统的教义,根据这个教义,人既然是灵性的受造物,便能够认识真理,也因此有义务和权利去追寻真理。
对话抵达的一个高峰就是於1999年签署的《关於成义教义的共同声明》。成义教义正是引发争论的一个中心主题。
枢机解释道:《教理》第2267号的新文本表达出一种教义上真实可靠的发展,并不违背教会训导之前的有关教导。
“没有圣神,教会就没有活力,信仰只是一种教义、道德只是一份义务、牧灵只是一项工作而已”。教宗再次叮嘱信友们,让圣神来塑造我们,超越我们草率的判断和对促进修和与共融的抗拒,超越我们一切可能的固执。
儒教的基本教义是敬天,奉祖,仁义,崇礼,性善。儒教关注的是现实人生,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