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公开接见中指出,承认自己的脆弱是向天主敞开心扉、拒绝我们内心偶像的条件。教宗方济各8月8日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7月假期后的第二场公开接见活动。
可能天主往往等到人内心最巴望的时候才在他的生命中显现。
接下来,店外的自行车、抽屉里的零钱也相继被盗,有时还会收到到假币,一连串的损失,给我的内心带来很多的不安,为此我陷入迷茫之中,不由怨天尤人、晚间有时还会失眠,本来身体不好,经历这些后就更爱生病了……婆婆是一名教友
这个思想邀请我们返回微小谦虚,以便接纳上主照亮我们内心的光明。在2009年12月24日圣诞子夜弥撒讲道中,教宗邀请我们腾出空间给天主的爱,他说:“天主是重要的,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实。
然而她生前的精神生活与内心挣扎却鲜为人知。
是的,他们也曾挣扎,也曾徘徊,有过左右为难的泪水,更有过踌躇不前的犹豫……直到有一天,他们的担忧终于被内心真平安抚慰的轻柔和那双充满喜乐的基督的眼神所战胜,那双钉痕的手叩开了心门
我们在经受考验时却总是封闭自己,在内心挖一条隧道,一段只朝单一方向伸展的痛苦行程,且在我们内心越陷越深。最大的问题不是痛苦,而是如何面对痛苦。孤独不提供出路,祈祷则不然,因为祈祷建立关系,予以信赖。
若“我们厌恶一个人,不喜爱他”,就要问自己“我内心是什么在作怪?嫉妒的苦恼在我内心增长,这是因为他有一些东西而我没有,或是我内心有一种暗自的愤怒?”教宗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自己的心灵免于这种疾病”。
既然我现在不能实领祢,请赏我至少在内心神领祢的恩典吧!我拥抱祢,完全与祢结合,如同祢真实临在我心中一样。别让我再与祢分离!
“不要扼杀发自我们内心的恳求,也许一个人不相信天主,但很难不相信祈祷:它就是存在的,它以呼求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必须面对这内心呼喊的声音,它可能会沉寂很长时间,但终会有一天醒过来而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