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继续说:“当前的文化气息中,有两个最严重的威胁:一个是人被认为只是个个体。人对科技的操纵仅是抵达人造人的开端而已。如果人窃取制造人的权柄,无异给人类无法避免的自我毁灭接上了爆发的引信。
关于印度和伊拉克,楚利卡特蒙席评论说:“这两个亚洲国家都具有古老的文化和文明,两个国家都因其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出名。这些因素将我们团结在一起,我在我的任期中对此极为注意。”
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主席托朗枢机11月6日向全世界印度教徒发表贺函,邀请他们一同缔造一个「促进人类生态学的文化」。
他引用保禄六世教宗1964年访问印度时向非基督宗教信徒的讲话,指出圣体大会不仅是为印度基督徒的天主恩典,也是在文化和精神上如此多样化国家全体人民的天主恩典。
我们的使命在於让人们紧记这些真理,因为基督信仰是一股生命力,也是欧洲大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基础。」艾尔多枢机指出,必须秉持基督信仰的精神,找到回应欧洲挑战的方法。
马来西亚是个文化、种族和宗教多元的国家,以伊斯兰为国教。在全国3千万的人口中,穆斯林占61%,佛教徒约占20%,基督徒则不到10%,而天主教徒仅占总人口的3%。
这些议题显然不仅与现实有关,更蕴含一种慈悲的态度,激励人们进行文化省思,提出行动路线。」
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古老的种族、宗教和文化少数群体在那里居住已长达数千年之久,近期的冲突给他们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它拥有3500万居民,由不同源流的民族组成,由於其殖民历史而统分为两个文化和语言群体:英语区和法语区。
教宗说,你们在水中的挑战也可促进一种不同的水文化:水是生命,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谈及生命就是谈及天主,生命的起源与泉源;我们基督徒的生命也是藉着圣洗圣事,在水的标记中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