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我渴,祂也要求我们牢记这句话,以实际生活作出回应。
教宗方济各从慈悲禧年的格言谈起,指出耶稣在要求我们慈悲如同天父时并未考虑数量,只是要求祂的门徒成为慈悲的标记、管道和见证人。教会必须在现世、在各个世代将天主的慈悲施予全人类。
谁若呼求天主的名字为恐怖主义、暴力和战争作辩护,他就不走在天主的道路上:假藉宗教名义的战争本身就是攻击宗教的战争。因此,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念,重申暴力和恐怖主义有悖於真正的宗教精神。」
愿上主降福你们众人,求圣母在这悲伤、痛苦和考验的时刻保护你们。教宗降福众人後,还与他们一同诵念了《圣母经》。教宗说:让我们继续前行,始终着眼未来。有许多亲人离我们而去,倒在了这里,被埋在废墟下。
这要求我们应首先承认自己是罪人,这样我们才能耐心对待别人。教宗说:这马上让我想到一个首要问题:难道我们从来不省察自己,看看我们是否有时也会惹人讨厌吗?
我们要不知疲倦地祈求上主,神圣的医者,求祂以慈悲的香脂治癒我们过去的创伤。
东西方教会在神学、礼仪和敬礼上,都以《信经》为骨架,再添上「肉和血」,诸如《五旬节继纾咏》和《伏求造物圣神》。这些祷词涵盖了圣神与各种人群的关系,其意义至关重大。
上主要求我们警醒的呼声在这将临期内高声回荡,我们蒙召警惕自恋的危险,「因为缺乏这份警觉心,真正的圣召之路就不可能存在」。归属感的另一层涵义在於「懂得建立关系」。
为此,我们应该祈祷,求天主每日赐予我们希望,赐予我们众人那看到天主降生白冷马槽中时内心升起的希望。教宗接着说:我们宣报福音喜讯的使命非常紧迫,我们应该像山上的信使那样奔跑,因为世界已经等不及了!
凡有爱心的人们付给他们一两元或再多一点钱时,他们心里会不停地呼唤感谢天主……每年逢8月2号、15号阪泉山圣母堂朝圣,9月15日七苦山朝圣,总有求哀矜的残疾穷人,只要得到人们一点点关爱,他们一直不断地呼求感谢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