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贫困和战争,就是因为人们彼此之间缺少分享和关爱。箴言中写到:“好施舍的,必得富裕;润泽人的,必得润泽。”太多让我感激的人,太多令我感动的事。所有温暖我的,我必去温暖他……
教宗表示,他与波兰信友们一起祈祷,分享“普沃茨克教会的喜乐”。90年前,傅天娜修女在普沃茨克仁慈之母修女会的会院从耶稣那里领受了传播天主慈悲的任务,她要画一幅像,上面写出“耶稣,我信赖祢”。
弥撒之前,教友们总会以最真挚纯朴的方式来见证分享基督的爱,这一次我听到的是本村的80岁老人孟广良的见证,鲜明感人,一生也不会忘记。
教宗再三重申,不要忘记世界需要天主,需要道德精神、普遍及分享的价值。宗教能为寻求这些价值、建设公正及爱好和平的社会和国际秩序作出宝贵贡献。
天主对我们的目标是分享其生命的共融,也就是认识耶稣。认识的含义是一种在圣神内的深入的个人关系。在若望福音中,生命一词出现过很多次,它是以生命开始的,圣言就是生命,并以生命结束,赖耶稣的名字获得生命。
教宗在世界传教日文告中强调:福音不是领受它的人独享的财富,福音是与人分享的礼物,是需要传递的美好消息。每一位领过洗的人都蒙召将这一喜讯带给所有人。
事实上,没有一个司铎做的是自己的事,他与其他弟兄分享直接来自耶稣的圣事恩宠。
最后是“彼此分享”,它体现在“一位护士轻柔的微笑、一位病人的感激与信任,一位医生或是一位志工关切的面容,或是一位配偶、儿女、孙子、孙女”。
一位教友分享道:“起初我也担心自己无法坚持四十天守斋,但听了神父的讲道,我明白了守斋不是依靠自己,而是依靠天主,这让我充满力量,相信天主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他渴望与所有人分享并见证耶稣教导的价值观:全人类该当相亲相爱,亲如手足。这也是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四海之内皆兄弟。自玛切拉塔,他一路前行,来到中国,来到古老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