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首先应当给受教者自理、自律、自立、自强、自治的本领。
顺伯恩枢机首先解释,世界主教会议(synodos)这个词的原意是「同道偕行,朝着同一目标迈进」,所使用的方法其来有自,即宗徒们在耶路撒冷大公会议中采用的方法。教宗方济各称之为「坦率直言、谦逊聆听」。
首先,与会神长们一致同意家庭不仅是福传的对象,也能成为福传的主角。因此,教会必须更加倡导及支持家庭福传的潜力。
首先即是决议的方法。自1961年以来,泛东正教会议向来采用全体通过的原则。然而,有些东正教会赞成引用多数决的原则,其他的东正教会则坚决维持全体通过的原则,以免地方教会的少数群体无法接受大公会议的决议。
这几年信仰得到了升华,与天主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毕业后青年们各奔东西,联系渐少,这份主内的友谊却永远存留于记忆中。
教宗首先解释个人皈依的准则。他说:个人皈依很重要,若无个人皈依,结构上的一切改变都无效益。改革的真正精髓在於进行改革的人,人才能实现改革。其次是牧灵上的皈依。
关於犹达斯意识到自己的罪过後走上自杀的道路,米凯利尼神父首先引述了本笃十六世的思想,以及曼佐尼(AlessandroManzoni)在他的小説《约婚夫妇》中关於牧人应去寻找罪人的邀请,然後又引述教宗方济各的有关思想
巴里-比通托教区的方济各·卡库奇总主教对此评论道,我们正在经历子民的大公运动,这表明天主子民生活在合一中。基里尔宗主教本人在欢迎圣人的致辞中,就发表了一篇向基督徒合一开放的讲话。
我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司铎形象:首先他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不单单是自己充满希望,而且还是一个希望的给予者,就像圣方济各·亚西西一样做一个和平的工具,在施予中获得,在获得中给予!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他这篇思路分明的讲话中也谈到英国的主教们所要面对的迫切挑战,他首先提到青少年蒙受司铎和会士性侵犯的可耻行为,他称这一创伤严重危害到教会负责人的道德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