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山上有个庙。一天,庙里来了个小和尚。因为山上无水,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回来后诵经念佛,生活得很自在。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喝完缸里的水就等着小和尚挑。
教父们把这种习惯视为对梅瑟在西奈山四十天守斋(出:三四,28),以及厄里亚在到曷勒布山途中四十天守斋(列上;一九,8)的一种摹仿。以色列在旷野里四十年的行程也与四十天守斋的形成有关。
祈祷后,晨曦下车把前轮积雪挖掉,再试发动车后,车竟慢慢爬上了山。他们舒了一口气,心中感谢上主保佑。傍晚时分,顺利到达目的地———露德。
山区里随时有他的身影,随时见他为山区教会及教友们走出贫困出谋划策,共商教育发展大计。
在佘山山顶大堂,虽有圣物组和负责看管人员,也对外开放,而且还有相应的宣传文字和照片,要是有人向参观者讲解就更完美了。
——记辽宁铁岭堂区福利院在铁岭市内旅游名胜龙首山翠绿的山脚下,一座巍峨的高楼格外明显。楼身呈乳白色,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楼顶有十字架标志的四层建筑———这就是铁岭天主教福利院。
为了给老家建造教堂筹资,经过与当地本堂徐文洲神父商议,今年正月初七,我拿出自己的100多本小说集,在浒山教堂举办了一次义卖活动。7:45赶到教堂,有教友正在上二楼大堂。
我们基督徒的爱心和良知面临严峻的考验,如每逢主日、瞻礼守在圣堂门前的残疾穷人们,凡有爱心的人们付给他们一两元或再多一点钱时,他们心里会不停地呼唤感谢天主……每年逢8月2号、15号阪泉山圣母堂朝圣
米凯利尼神父首先对照了耶稣在加里肋亚大博尔山祈祷和革责玛尼祈祷的区别。两个情况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似之处:耶稣面临生命的危险。
我和宋神父是在上海佘山修院读书时的同窗,比他高几班,年龄比他大几岁,因为是同一个教区,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一点,每次见面,他都称我“老哥”,在主内,不是亲弟兄,胜似亲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