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平安山庄经理杨光秀修女今年6月10日第17期的“信德”2版上刊登了廖斯题为《峨眉山上的若瑟堂》的文章,当时即想:在峨眉山这座佛教名山里能耸立起一座天主教的圣堂,也真可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修女们基于实践爱主爱人的信仰,见证福音爱的精神,兴办起了进德老年公寓。老人院的员工们和修女积极合作,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得到了很多老人的称赞。
11月3日,三届神学进修班学员及邀请部分教友近百余人来到北京教区神哲学院圣堂内参加避静,常务副院长致欢迎词,刘哲神父主持避静,他邀请在修院培训的外地的修女给讲课。一位修女主讲《祈祷与生活》。
路加福音里耶稣讲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故事: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来,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强盗;他们剥去他的衣服,并加以击伤,将他半死半活地丢下走了。司祭、肋未人从他旁边走过去。
依撒意亚先知提到以民该受的惩罚时曾说:十亩葡萄园将只出一‘巴特’酒,一‘曷默尔’种子,只出一‘厄法’谷。
●和平与爱的庆节耶稣的诞生是“和平之王”驾临人间,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被称为和平之王……他的王国永享太平……”无疑,圣子的降生是天主对人大慈大悲的表现
有一次耶稣提醒自己的门徒们:“你们应当谨慎防备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酵母。”门徒们便彼此议论说:“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玛16:6~7)门徒们几乎是答非所问,在他们的心中只有——饼。
那撒种的人撒的,是所讲的话。那撒在路旁的话,是指人听了后,撒殚立时来,把撒在他们心里的话夺了去。
喜乐地生活;巩固圣职人员之间的弟兄情谊;在牧灵工作中作出坚忍不拔的见证;每天举行感恩祭,在修和圣事上既不严苛也不放纵,却以慈爱善待子民;热忱地向所有人宣讲耶稣基督的福音;并且由衷地与人同悲共苦,展现出撒玛黎雅人的温柔与怜悯
安乐死是对抗生命的罪行(梵蒂冈新闻网)圣座新闻室9月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圣座教义部的新文件《慈善的撒玛黎雅人》(SAMARITANUSBO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