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脸上立刻浮现出幸福、感激的笑容。晚上夜深人静,我怎么也睡不着,那位老人感激的笑容不时映在我的眼帘,我感到心满意足,感到自己今天过的很有意义,很快乐。那么一点小事,怎么能令人如此快乐呢?
事实上为耶稣,把天主的救恩带给众人成为了最大的幸福、他的使命、他存在的意义(参阅若6:38),或者正如他所说的,这成为了他的食粮(参阅若4:34)。
在这项停火和平呼吁之前,教宗先扼要介绍了最受爱戴的圣女,法国里修加尔默罗隐修院的小德兰。这位毫无保留地热爱耶稣、热爱每个人的年轻大圣女,以她的心灵照耀了整个教会。
读书到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志愿修道,父亲反对,要我考高中,而自己决心非常大,一心向往,这样就在和父亲的争执与对修道的向往中,精力偏离了学业,最后高中没考上,修院也没去成(当时不满18岁也不能入修院),就连复读初三的入学考试都没成功
自一九七○年起,我在香港圣神修院教授教义神学,因此,每次我细心阅读您所颁佈的文件时,我特别欣赏您对教义和真理的阐释:十分清晰,有条不紊。您由始至终,都一直提醒我们要慎防现代相对主义流行的毒害。
北京教区若瑟修女会爱心小组1月18日到厂桥社区金秋园安老院慰问老人。1月24日,该修会还到河北省望都麻风病疗养院进行慰问演出。
今年的圣诞节没有回家,思前想后决定换一个地方过,于是选择了距离献县不远的任丘残婴院。23号上午,放假后搭学生回家的顺风车去了任丘,在残婴院呆了将近三天。回来之后,很多人问我感觉怎么样?
一位老教友深情地说,我们应该像圣人圣女那样,活出耶稣的精神,随时乐于为近人奉献一份幸福,才对得起耶稣的眷顾,将来我们成为亡者,进入坟墓,不是痛苦,而是等待耶稣来迎接我们的幸福。
把忍辱、受苦不再被视为结束生命的召唤,而是被视为拥抱幸福的条件。受苦的过程虽不快乐,但为达到永恒的幸福它已成为被赞美的承运客船。
人生在世,总想活得幸福、快乐一点。总想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幸福与财富,更想把命运与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人世沧桑、命途多舛。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诸事顺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