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行主旨需要我们有谦卑顺服的心态,需要我们每天通过读经,去发现天父的旨意,并去完成它,那是走向父家必须获得的灵性食粮。灵性食粮的第三种是耶稣体血。
教宗说:耶稣是天主子:因此祂是永生的,就如祂的父是永生的那样。向耶稣的奥迹敞开心灵的人蒙受恩宠,这就是创新:这绝非数学上的确定性,而是更为强烈的内在信念。
肉身的贪欲,眼目的贪欲,以及人生的骄奢,都不是出于父,而是出于世界。这世界和它的贪欲都要过去;但那履行天主旨意的,却永远存在。
而对于给予他羞辱和痛苦的人,他却说:“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这是一种怎样宽厚仁慈的胸怀啊!他对于我们的爱,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吗?
(宗1:5-6)耶稣吩咐门徒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许……不多几时你们要因圣神受洗。”(宗1:4-5)耶稣彻底与门徒们分享圣神,以圣神的洗施予了门徒;使门徒们由圣神重生并属于天主。
当我们在祈祷之前,画十字圣号是要提醒我们自己是以怎样的名分向天主祈祷:以天父的子女(因父)、基督的肢体(及子)、圣神的宫殿(及圣神),通过主的十字架所救赎的灵魂(十字)!多么可畏的名分!
此外,一个名叫“生命之家”的奉献生活者团体也由此诞生,其中许多成员曾经遭到遗弃,现在他们成了其他被遗弃者的父亲和母亲。
当天礼仪选读的读经一记载,斐理伯向厄提约丕雅女王的宝库总管宣讲福音并为他施洗(参阅:宗八26-40);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强调:「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尽管如此,他在父亲和一位家族友人的陪伴下,在7月初踏上了“圣雅各伯之路”朝圣旅途。阿尔瓦罗的举动引起了教宗方济各的关注,随后也收到了教宗7月20写给他的一封信。这封信函已刊登在马拉加教区的网站上。
不过,在这专栏中将不是以博学者和专家的分析为特征,而是让教宗对圣若瑟的默想与众人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包括父亲和子女,甚至母亲的喜乐和辛劳,因为若不谈子女的孝爱,就谈不上父爱,没有母爱,也就没有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