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关于复活的真理不简单,不是一听就全然能懂的,因为生在现世,不容易理解未来的现实。教宗进一步说:复活的真理不是一句谎言!它千真万确。我们相信耶稣复活了,耶稣活在此时此刻。可是,你们相信耶稣活着么?
这个天主父不是很慷慨吗,对不?天主来与世人同住,选择尘世作为祂的住所,为与人同在,使人在他们有喜乐和悲伤的地方能找到祂。 此外,还有些令人更为惊讶的事。
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爱心是与占有欲正相反的东西。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许多贤哲都指出,给予比得到更幸福。
痛定思痛,我想这何尝不是我们罪恶本性的缩影!主,当你在大博尔山上显露圣容时,伯多禄从心底升腾起难言的喜悦,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主,我们在这里真好!”
聆听现时代、时代的舞台、内心的舞台,这个对意识和希望视野的特别需要不是那种思想理念的粗暴的需求,也不是放弃意识的追求,不是相对主义和后现代的虚无主义,而是在宣讲耶稣基督的同时,也要向这个时代、这个历史文化环境中的男男女女宣讲他
新加坡总主教吴成才(WilliamGohSengChye)表示,在总教区举行的慕道班不是一种形式,而是持续1年多的准备行程。重要的不是新领洗的人数,而是他们的信仰品质。
天主不是泛泛之神,而是那藉着纳匝肋人耶稣向我们启示了祂具体面容的天主。教宗喜悦地提及去年举行的宗教改革500周年纪念活动。
忍耐是向前行的人的美德,不是停滞不前和自我封闭者的美德。教宗表示:当你向前行走时会发生很多事情,但并非都是好事情。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然而,人的内心知道这种自由不是真实的,而且罪恶是存在的,我们就是罪人。教宗也提到心理学的一些潮流主张消除人的内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