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卑微的人不声不响地准备着仁慈的革命,他们一穷二白,却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善,它就是改变的意愿。教宗接着省思道,有时,生活中拥有了一切却是一种不幸。
当然,在这进程中也有过诱惑,但善神占了优势。做善神的证人带来灵性的喜乐。教宗坚持表示,应完整地阅读《爱的喜乐》劝谕,并从头开始,因为它是一个整体,不应断章取义地阅读。
教宗强调,我们不能将善强加于自己,而是要选择善。同样,平安也需要选择,不能强加于自己,也不是偶然得到的。我们需要与自己的经历、自己不接纳的事实,以及自己生命中的艰难修和。
陈神父谈到学生要“乐学、会学、善学”才能有所长进,教师要“乐教、会教、善教”才能更好的施教。李教务长谈到“培养学生回到圣经,面对讲台,要培养他们讲的能力,会说话的能力”。
天主在恶——原罪中生出善,在失败中仍得到胜利,犹如耶稣自死者中产生生命(复活)一样,更加显示天主的全能与伟大!因着圣母降生耶稣,人类有了得救希望。我们虽然染有原罪,但借着圣洗已经得到赦免。
她认为,每个人都要准备将来的退休生活,如财务安排、退休后的人生目标等,退休后,可重拾昔日的兴趣,或参与合适的善会,积极地生活。她建议堂区多举办相关的讲座,让退休信徒认识教会内的同路人,不至感到孤单。
教宗主持三钟经(梵蒂冈新闻网)「好种子和莠子代表的不是抽象的善与恶」,而是「我们这些可以跟随天主或魔鬼的人类。」教宗方济各7月19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如此清楚明白地论及当天主日福音中的比喻。
教宗指出,分辨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掌握的进程,好能更加善度生活。「一个人要选择食物、衣服、课程、工作和关系。在这一切事务上,人生规划得以实现,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也是如此。」
如今也加上“由圣座承认或建立的信友国际善会的平信徒领导人对这些罪行”应尽的责任,包括他们在任时期的责任。
张主教还勉励司铎们不忘初心,善尽职责,服务教会,引导并带领教友们善度信仰生活。圣道礼仪后,张主教带领全体参礼的神父重新宣发誓愿,表达跟随主耶稣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