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这种镜头,我无从知晓无信仰者或其他信仰者有何感觉,而我,一个基督信徒,真正被感动。我心中涌动着翻腾的热情,眼睛不自主地湿润。我被他们感动,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人前,敢于亮明自己的信仰。
前不久,《信仰与生活》主编王养毅神父托人送了我几本书,是刚出版的一年前去世的宋宏斌神父的文选。近500多页的书,还没有看完,就想写点文字,给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感想。
我想给在我们堂口实习的修士送一幅自己的涂鸦。修士虽然年纪不大,但为人正直热情、多才多艺,在灵修上我没少得到他的指点,同时,也想得到他画画方面的指导。
晚上,年轻的母亲躺下来,看着满天的星星,自言自语:“今天比昨天好多了,因为我的孩子已经学会顽强地面对困难。昨天我给他们勇气,今天我给他们力量。”第二天,奇怪的乌云吞噬了整个大地,孩子们踉踉跄跄地走着。
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德肋撒修女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向来都称我们这些成年人为老师,我们怎么可能会反过来称孩子为老师呢?
我说好吧,我虽不是天主教徒,但我会尝试这么做。我也可以诵念其他经文如阿弥陀佛,并不断重复。不过,MaRaNaTha比较能够抚慰我,所以我选用了MaRaNaTha。
我说好吧,我虽不是天主教徒,但我会尝试这么做。我也可以诵念其他经文如阿弥陀佛,并不断重复。不过,MaRaNaTha比较能够抚慰我,所以我选用了MaRaNaTha。
作者说:“我竭力做的,不是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描述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是重要的必须写出来。”记者问道:“书名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把英文书名译成意大利文为‘为教会的转化而奋斗’,您觉得怎样?”
塔格莱枢机说:“我认为,今年的问题和痛苦将能帮助我们专注于圣诞节带来的希望的讯息。圣诞节是什么呢?圣诞节是天主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将永不孤独。厄玛奴尔,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
在如上所说的拙文结束时,我这样写道:上世纪享誉全球的耶稣会神学家卡尔-拉内曾说过:“二十一世纪的的基督徒,要么是个奥秘主义者(mystic),要么什么都不是(no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