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成圣不在於不犯罪,不在於田地里没有丝毫的杂草;而在於不断更新热情,在於从现在起就立刻更新我们对基督与福音的热情。龙基神父解释说,天主对人的爱能激励人心,点燃激情。
有趣的是生灵(家畜)也不例外,争先恐后抢夺吃食,这家喂猪时得专人看管,防止那家的狗来吃,可那家的鸡却管不住,一群鸡把猪吃食时溅洒在猪盆外的食物啄了个干干净净,鸡还没离去,狗又窜出来把猪食盆舔个精光,真可谓是物尽其用
的确,天主的慈悲永恒不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因人的封闭而驻足,却从不厌烦地向人施予。我们坚信,在我们受到考验和软弱的时刻必会得到扶持,因为天主绝不会遗弃我们。
我必不留下你们为孤儿(若十四18)。教宗围绕《若望福音》中耶稣的这句话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表明,由於圣神,我们不再是奴隶,而成了义子,可以称呼天主为:阿爸,父呀!(罗八15)。
祂的爱是忠信的爱,即使我们背叛祂,祂也会不背叛我们。祂的爱是富饶的爱,总是不断繁衍,超越我们的一切怠惰。
我们不能对因战争而受苦的弟兄姐妹的痛苦哀号充耳不闻。教宗表示,我们不去看战争,却对一些恐怖主义行为感到害怕。可是,这与那些白天黑夜都有炸弹落下,杀害孩童、老人、男人和女人的国家毫无关系。
因此,我们内里的慈悲之门永远不能关闭,我们要用更新的热忱继续拥抱慈悲、见证慈悲、活出慈悲的精神;同时,也永远不会停下宣扬慈悲福传的脚步,不懈怠地延伸慈悲、传递慈悲,使天主的慈悲遍布天涯海角!
在我们不断地祈求天主怜悯、宽恕的时候,我们也要不断去懂得怜悯、宽恕别人,诚然,在现实生活中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怜悯一个人有时很容易,要从内心真正去宽恕一个人,原谅一个人却不容易,接纳一个人更不容易,但如果我不宽恕别人
我们如何治癒不负责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弊病呢?
经上说:压弯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不吹灭,可见天主珍惜每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