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礼仪使我们回归‘圣言成为血肉’的真正意义,将白冷城和加尔瓦略山联系起来,并提醒我们:天主的救恩包含了与罪恶抗争的含义,而获得这救恩须经过十字架的窄门。
2001年7月-8月,他与全国各大修院院长到法国里昂Prado司铎协会培训,并到里修、亚尔斯、泰泽和露德等地朝圣。从美国回到教区后,邢文之辅理主教曾奉金主教命巡视整个教区。
教宗也提到他在古巴与莫斯科和全俄罗斯东正教宗主教,亲爱的基利尔弟兄的会晤。这次会晤也是我的前任教宗们非常渴望实现的。这事件是复活的先知性的光明,今天的世界比以往更需要这光明。
三钟经祈祷活动结束之际,梵蒂冈圣玛尔大儿科门诊的志工和罗马的一些祖父母和年长者替教宗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发送了袖珍版福音书,《圣史路加的慈悲福音》。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3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耶稣是基督徒生命的正道,我们应不断检视自己是否走在这正道上,或者我们在信仰经验上迷了路半途而废。
教宗强调,人无能回答世上的痛苦与罪恶,唯有天主耶稣基督能;祂临在於苦难者身上,接受加尔瓦略山的苦路,藉此与每位受苦者打成一片。
另一位殉道的新真福是立陶宛凯希亚多里斯(Kaišiadorys)总主教泰奥菲洛‧马图利奥尼斯(TeofiloMatulionis)。
庇护十二世教宗本名欧金尼奥·帕切利(EugenioPacelli),1876年在罗马出生,1958年在罗马附近的冈道尔夫堡去世。这位教宗在牧职期间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占领了罗马。
教宗方济各6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伯多禄前书》,提及对基督徒的迫害有如「烈火」一般(四7-13)。
于1980年9月持杖徒步穿越加拿大全境,行程5000多公里,坚持到终点,癌症扩散夺去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