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话语,在态度和行为上也要当心,不要因为不知道的态度和行为亵渎天主,伤害他人,使人跌倒。
然而,我们是否常用这一句圣训对照、检查自己的思言行为?是否背着他的轭,向他学习?恐怕相距甚远吧!
灵修,就是不断练习反省、检查自己的思言行为,是否与永生有关,是否能让天主喜欢,是否有益于自己和他人超性生命的健康成长。
文件谴责各种摧毁行为、各种恐怖主义,表明加因的行为就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恐怖主义。教宗解释说,拟定这份文件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其中包括双方的意见交流和祈祷,直到趋于成熟。
既然是印在一个人的灵魂上,那么基督的形象寄望在司铎的行为上反映出来。7、这位神学家继续说:“这意味着,司铎的召叫要比一般教友更应将基督视为他一切行为上的楷模。
我们越是诵读、默想《福音》中耶稣怜悯受苦者的事迹,我们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怜悯并非偶发行为,时有时无,而是从不间断”。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
教宗强调,“这里必须清楚明白,以避免‘混淆重点’的危险:问题不在于诉讼程序,而在于使之立案的事实和行为,事实上,教会成员的如此行为,严重伤害了教会映射神圣光芒的效果。
总之,匝凯坏事没少干,但匝凯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所行所为是一种为人所不齿的不义行为,因为在当时税吏等于罪人的说法是妇孺皆知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因金钱的诱惑令人无法拒绝,匝凯没有勇气放弃这个罪恶的职业,但在被主所邀请
就像网络上充斥着的虚假信息、恶意言论,生活中存在的贪婪、嫉妒、仇恨等负面情绪和行为。这些都如同“酵”,悄然腐蚀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在这意义上,他宣布辞职也是一项服从的行为,他感到自己的体力不支。他的引退是真诚的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