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表讲话时,教宗引用《肋未纪》天主训示梅瑟说第五十年是禧年,向民衆宣布自由的一年(肋廿五10),同时也引用梵二《大公主义》法令,鼓励不同派别的基督徒「本着爱好真理,以爱德与谦逊的精神」进行对话。
贝尔格里奥正是在与救世军成员的相遇中,从祖母那里学会大公合一的第一堂课;当年他只有4岁。教宗方济各强调,救世军成员谦卑服务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
他还指出,宗座学院是众议精神的榜样及福传的力量。本次院会主题为「圣母玛利亚,不同文化之间的和平道路」,由宗座国际圣母学院筹办。
罗马内利神父接受本新闻采访时表示,“在这里,大公合一是日常的事”,他也为最弱小者所做的一切感谢天主。“我们所有宗教人士试图以各种方式协助和关怀基督徒,我们之间有强大的团结精神”。
卢恰尼以主教的身份参与了梵二大公会议,并「将梵二的经验加以应用,落实于他短暂的教宗牧职,促使教会沿著梵二指示的康庄大道前行」。
促进了宗教团体的团结,“天主教修女和佛教尼姑在疫情期间分享了精神和物质食粮。她们不分年龄、种族和宗教,共同努力抗疫、用爱为人服务。在宗教领导人和信众心中留下的是友爱、友谊、彼此的相互尊重”。
如果说教会在结构上蕴含众议精神,我们必须说教会在结构上也有圣统制的特性,每一位主教一方面负责他自己的教区,另一方面偕同其他主教弟兄们与教宗共融合一,这如同梵二大公会议所教导的一样”。
贝尔托内枢机以“教会是一个精神的建筑,受洗的人则是生活的盘石”作为他讲道的中心思想。枢机解释说:“这盘石必须是坚固的,切割完美的。”这是说,基督信徒需要有长久的灵修培育。
国际神学委员会发布题为《耶稣基督,天主之子,救世主——纪念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325–2025)》的文件,以纪念因《信经》而著称的第一次大公会议,即宣认了对耶稣基督的救恩,以及对唯一天主——圣父
教会学校要本着对话和友爱精神,继续促进人性和精神培育。在此也需要在大公运动的道路上前行。 最后,教宗邀请荷兰教会接纳不与他们接近的人,并前去与他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