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十字架上圣子的痛苦面容时,我们还会为自己的病痛和苦难抱怨天主吗?在弥撒讲道中,教宗表明了他对人类现实的深刻理解: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自己或他人生病的时候,生病是人的苦难经历。
天主为了救赎人类,甘愿让自己的圣子降生成人,除了没有罪之外完全与人一样。在这几年与青年的接触中,慢慢地体会到了孩子不是来管的,而是来爱的,与什么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强调洗者若翰至死谦卑,给人指明天主圣子的到来;基督徒应以这位伟大的圣者为榜样,为耶稣作出谦卑的见证。
天主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接近人类,由一名女子取得肉躯;祂带着恩宠接近我们,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赐给我们祂的圣子」。教宗问道:「那麽,我们该如何回应天主呢?我们是接纳祂,让祂接近我们,或是拒绝祂,赶走祂呢?
意思是我朝拜圣父、圣子、圣神。面对天主的伟大,我们应以简短的祈祷,在静默中朝拜,朝拜耶稣,对祂说:‘祢是唯一的,祢是原始和终末,我要一生与祢同在,永远与祢同在。祢是唯一的’。
枢机说:答:教宗屡次谈论献耶稣於圣殿的奥迹,以及把耶稣带到圣殿的玛利亚和若瑟:圣母玛利亚怀中抱着圣子,却是她被耶稣带到圣殿,是天主的圣意引领玛利亚和若瑟来到圣殿。
圣母在她的圣子受难与死亡的黑暗中仍然相信祂的复活,盼望着天主之爱的胜利。
这些梦应被视为一个整体,因为我们可称为它们为天主的梦,即圣子的得救。透过福音一开始叙述的梦,耶稣逃离了那位想杀害祂的人。
又云: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圣子通。这十字架,没有属世的半点尊荣,有的只是谦卑、牺牲、信心和不灭的希望——如果说十字架的光荣,那就是这个。
如果天主允许祂的圣子为我们受苦,或许儿童受苦也是有意义的。亲爱的达尼奥,我无法解释其中的意义。日後你长大了,或者透过他人的生活,你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