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圣诞节,我们和全世界一起庆祝天主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神圣奥迹,这既是两千年前发生在犹太白冷的一个历史事件,也是今天,我们这里、在世界各地的圣堂里和每个人的心中正在发生的一件圣事;两千年前的圣诞喜乐,
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当你完全感觉不到天主的同在时,你会如何反应?这将是个非常重大的考验。天主有时会有意隐藏起来,令我们感觉不到他的临在。希则克雅王便遇到过这种考验。
全体天主子民在历史旅途上的每一时刻,都蒙召去分担救主的这个“饥渴”(见若19:28)。
在这篇文告中,我愿再次帮助整个教会,以喜乐的心并在真理中,重新体验此一恩宠的时刻。我愿以玛窦福音中耶稣的话做为导引:「由於罪恶的增加,许多人的爱情必要冷淡。」
藉著青年的帮助,这段黑暗时刻著实能成为一个划时代革新的机遇,向一个崭新的五旬节开放(102)。
(《众位弟兄》,187)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相信、盼望及爱的时刻。
(3)我们的临别留言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要想想: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要给家人、朋友留什么“临别留言”?有人可能会想,我很年轻,还早呢,不必要考虑临别最后的事。然而,有许多人,“到了最后,却没有最后”。
这“最好的一份”,就是与基督亲密无间的共融,是汲取生命之源的时刻。《天主教教理》对此有深刻的阐释:“祈祷是天主儿女对那无限良善的天父所作的回应……祈祷是与天主盟约的关系,在基督内所建立的关系。
米氏死于1564年2月18日,他在病倒、进入昏迷及死亡之前,意识尚清醒的最后时刻,将生命投入到那尊雕像上。
他说,使他思想转变的一个关健时刻,是在认真研究细胞学中的DNA构造,看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周密安排,因此产生了生命,其中必有高度智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