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创始人让娜•比加尔和她的母亲斯塔法尼就意识到了这一在当时的教会中还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问题。
人最宝贵东西莫过于生命,他们舍命说明了那种苦比要命还苦。世界的许多苦,大都是精神的,如仇恨、失恋,失去亲人,考场失败等等。
如果一个人因财富、因恋情、因环境使其感觉很幸福,那么他一定会感到时间比别人过的快,因而主观上比别人短寿!
1.周围的人在知道你是教友后,好像都一下子散开了,和你有了距离2.在关键时刻呼求天主而“得不到应答”3.有时候会产生比别人多出数百倍的负罪感4.成天只知道“念经拜佛”,失去了生活5.不好意思人别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
然而,若我们像比拉多那样,害怕失去保障而拒绝天主的真理,或者害怕差异、害怕外乡人和移民,我们就不会发觉基督的面容。耶稣在十字架的重负下第一次跌倒令我们心生疑问:人的苦难有时是不是荒谬的?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则比那些经常祈祷而变化不大的教友强多了,但事实又是怎样?自己果真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一点失误也没有吗?就这不常进堂祈祷一条,就是最大的失误!
这希望绝对不叫人失望,因为它牢不可破,它的基础是天主对我们每个人的爱,比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都更加可靠和保险。说‘天主爱我们’很容易,我们都会说。
这时见她用手指着孩子,然后又用手比划着自己的肚子,我终于明白,他们很久没吃饭了,她特别想为孩子要一些吃的东西。那个孩子在大冬天里身子冻得直发抖,从他那可怜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是多么需要有人来帮助啊!
随后她把蛋糕放在了桌子上,又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了一把蜡烛,那蜡烛有铅笔那么细,比铅笔短一大节,有红的、蓝的、黄的,好看极了。
希望所有献身福传的兄弟姊妹都能牢记下面几句警言:“信德若没有行为,是无用的”(雅二20);“正如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同样,信德若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二26);“善行比什么都重要”;“好话一箩筐,不如好事做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