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佩托医院的一位病患赠送给教宗一个牧杖。这牧杖的木料是在今年3月贝拉遭到飓风摧残后,在瓦砾中找到的。
教宗问候了慈善组织的一些成员,并聆听了一位名叫范妮(Fanny)的13岁女孩的见证。她向教宗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6年前来到阿卡马索阿,从那时起她的生活如何起了变化。
当天下午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他首先感谢众多宗教组织的参与和贡献,接著他提及教会与各国合作的特色,诸如:「和平、人性尊严、社会正义、根除贫穷,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据报导,这两位遇害者当时正乘车前往代尔祖尔省,去视察当地一座圣堂的修建工程;在同一场袭击案中,还有一位执事受伤。贝杜瓦扬神父是卡米什利天主教亚美尼亚礼团体的领导人。
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他以孩童般的天真表达了自己最大的愿望:不是要求玩具,也不是和一位名人碰面,而是希望葬在梵蒂冈,离教宗方济各近一点。透过教宗方济各的协助,小托马斯2015年终于安眠在梵蒂冈条顿墓园。
二十四顷地村有一位闫先生,在附近的将军尧子村执教,他在那里沾染疫疾而不自知。回来三天,疾发而死,传染他人,死亡13人。
“有一位新教友生活比较贫困,堂区本来不准备接受她的捐款了,可是她硬是把200元钱转到了我微信中,还叮嘱我务必收下。她说自己既然是教友,就应该献上一份爱心,疫区的人比她更需要。
神父口中的“应该”二字体现出了一位基督徒,一个国民有担当和负责任的精神。
尼加拉瓜作家贝利(GiocondaBelli)女士在发布卡德纳尔神父去世的消息时表示,卡德纳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和为争取自由和正义而奋斗”。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堂区教友不多,主日天也就260左右教友参与弥撒,但当看到我在微信群里的发的为疫情筹款信息后,大家响应非常积极,有些老人们也为疫情深深触动,慷慨解囊,捐献很多,他们没有微信,就请一位中年女教友代为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