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聚会正好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亚西西召开宗教领袖峰会之前举行。教宗本笃十六世10月27日亲临该地,与一批获邀嘉宾庆祝峰会25周年,一同参加和平朝圣。
教宗以刚才宣读的圣若望默示录上的一段话为引言,谈教会纪念当天瞻礼的意义。他说:一个女人,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的荣冠。,这个形象代表了圣母和教会。
他回忆,我还记得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我的晋牧典礼后触摸我脸颊的亲切。这种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对我仍是个标记,给我力量和勇气继续我的使命。
1881年(清光绪七年),袁主教去世,古若望(Fenodil)晋升主教。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古主教将主教公署从龙溪迁至昆明,在平政街设立了主教座堂。7月5日法国神父任安守到云南德钦县传教。
为此,教宗援引真福若望•保禄二世在《愿他们合而为一UtUnumSint》通谕中列举的基督徒分裂给基督徒见证、福音宣讲所造成的损害。最后,强调,基督徒的合一也是新福传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与姆姆的第一次见面,就像圣使若望在福音里描述他与耶稣相遇的经验一样。在马祖生活的这一年令我非常难忘,即使十年过去了,我仍鲜明记得。 问:那么,是这个爱感动了你。你当时是佛教徒吗?
纪录片采访了多洛雷斯姆姆和其他的修女,如毕业于牛津大学,担任过广告公司经理,44岁的若望·玛丽修女,她经过某段时间的瘾后才来到会院的。
《巴拿巴福音》并不像《玛窦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和《若望福音》般被立为正典。现存最古老的复本是十六世纪版本,以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写成。
这位曾经历过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的拯望会修女,谈到一位卅五岁母亲在逃离海啸时失去六岁女儿的遭遇。
虽然她当时只打算在那里停留短短几个月,但她的生活在2000年被永远的改变了,那年她受邀为真福若望·保禄二世画肖像画为纪念他的80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