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穷人,爱护弱小始终是我们做基督徒的永恒主题。教宗在2003年的四旬期文告中特别提出“施比受更有福”——当信友响应自己心中那个为他人奉献,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念头时,内心就会体验到深刻的满足。
“皈依”是四旬期的主题,是主耶稣的愿望,更是我们心灵的迫切需要。什么是皈依?圣经上记载:一天,法利塞人西满请耶稣到他家吃饭。席间,有一个全城出名的罪妇玛大肋纳突然站在门口。“她来做什么?”西满心里说。
这次以‘认识今日中国教会’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首次由澳大利亚教会主办,希望这样的研讨会能增加彼此的理解与了解,进一步加强两个国家和两个地方教会之间的民间及文化方面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今年世界旅游观光日的主题是“旅游观光是个财富”。
这项会议将于8月30日闭幕,主题是:“在世界上宣讲希望的人”。这项会议为即将在今年10月16-20日在维罗纳召开的意大利教会教务会议作准备,由意大利主教团促进教会间传教合作办公室发起。
答:今年的主题是“旅游观光是一种富裕”。我们在文告中阐述了下面几个思想:旅游观光是个发展快速的现象,它给人带来彼此相会的新的可能性,促进发展,但也挑起恐惧和伦理道德良知的挑战。
教宗就职一年来,曾多次谈论宗徒之长伯多禄,尤其在最近以来的几次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曾三次以伯多禄宗徒为讲论的主题,因为教宗一个月之前开始在公开接见活动中介绍十二位宗徒的生平事迹。
本次避静的主题是划向深处去。四旬期内满四规。10日上午高虎庆神父首先讲解了避静的意义,他说我们要学习伯多禄的精神放下自我,跟随耶稣划向深处去。刁立刚神父逐句讲解了耶稣受难时在十字架上的临终七言。
本次庆祝从圣堂外醒目的板报设计到圣堂内切合主题的布置,都体现出了圣神降临的喜悦以及圣神与教会、团体、个人的关系与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清楚的意识到,人要活出天父的慈悲更加离不开圣神的助佑。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悔改为主题论述天主慈悲,称悔改与罪的宽恕是最适於表达慈悲的两个特徵。教宗强调,人悔改就是改变生命,因为他感受到了耶稣的爱。我们唯有向恩宠开放,才能前去与弟兄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