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以3个要素期勉《公教文明》团体:不安於现状、不自满,且要具有想象力,同时推举3位耶稣会士作为主保,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使命中继续奋勇向前。第一个要素是不安於现状。
触目所及的问题是,由于年轻人远离家乡,农村的教会几乎变成了六一、三八和九九,这老的老少的少,为照顾本来就分散的教友团体给司铎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为了让信友们明白感恩圣事的含义,教宗提及公元304年戴克里先皇帝迫害时期,北非基督徒团体的信友们正在举行弥撒时被逮捕,因为那时的信友被禁止聚会。罗马总督询问他们,为何明明知道禁令,却还要做这事。
他说,派往留学的学生当中,有十六名毕业生已成为主教和总主教;其他则在神学院和主要的修会团体任教,也有在本地教会担任重要职务。
圣殿所在地已经不是单纯的人所建造的建筑物而已,更是信友团体与天主相会的地方。天主借着基督来眷顾他的子民,并临在圣体圣事中。
司铎是天主子民的领袖,品位是尊高的,使命是神圣的,司铎是信仰的传播者,真理的维护者,天国永生的见证人,肩负着牧养羊群,引导教友不断完善灵性生活的任务。
教宗解释说,圣人认为,团体生活和学习是传播福音工作得以成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价值。在圣道明的要求下,初期的会士们都进入大学接受培育。
所以我更知道,大家都有一颗爱主的真诚信仰之心,知道爱最小的兄弟就是爱耶稣;也知道大家意识到这是代表我们东河天主教会,更好的说代表我们天主教会的团体在行动。
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若我们的信仰旅程并不通往慈悲,就是走错路了,因为「慈悲是每个灵修旅程真正且唯一的目的地」,「怜悯是爱德最甜美的果实」(参阅:《天主教教理》,1829号)。
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教会团体,但有一群蒙古信友以极大的勇气和责任感跟随了上主,加入天主公教会成为普世教会的一部分。因此,在蒙古做牧人就好像宗徒们刚开始时经历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