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深远意义在於明白任何事都不能使我们与上主的爱相隔离;上主始终与我们同在,祂在等待我们,一直在等待我们。因此,慈悲即为向当今世代展现天主的面容;这个世代或许觉得天主有点遥远,稍微模糊。
第二个提问关乎个人主义,它使教会的肢体相隔离。教宗指出,有必要极力促使人们重新面对现实,而且迫切需要重视民间热心敬礼,因为「团体、团体的灵修使我们得到医治」。
当今世代对穷人抱持某种「恐惧心理」,视之为「带来不安全、不稳定、混乱日常秩序的人,甚至拒绝他们,把他们隔离在远方」。
另一方面,需要努力在我们的社会中建立完全公民身份的观念,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少数族群的词语,因为这本身就会使人感到被隔离和低人一等。声明也提到维护女性和儿童的权利和尊严的重要性。
本着基督爱的精神,我们努力关爱别人,特别把怜悯和温暖送给最底层的穷人、被人隔离的病人、被人遗弃的老人、无人收养的孤儿、被人鄙视的残疾人,在苦难中挣扎的灾民……4、我们的教会是重科学反迷信的教会
然而,天父对那个家庭的渴望则是,所有的子女都应分享祂的喜乐;任何一个人都不应像祂的小儿子那样处在不合乎人性的状态,也不可像长子那样孤僻、与人隔离和尖酸。
(宗一24-25)因此,12位宗徒组成的团体重新建立起来了,它是共融的标记,共融胜过了分裂、隔离和私人利益绝对化的心态,共融是宗徒们贡献的第一个见证。
再者,新冠肺炎病患、依法隔离的信友,以及照护新冠肺炎患者,因而暴露在感染风险下的医护人员和家属,也可透过诵念《信经》、《天主经》,以及虔敬地恳求圣母助佑,从而获得全大赦。
教宗说:「这几天,大家待在家里隔离防疫,让我们善用两个物件:仰望十字苦架,并打开《福音》。这可称为一个重大的家庭礼仪,因为我们这几天无法进堂。」
对此,文告特别写道:“疾病、痛苦、害怕、隔离在挑战我们。那些孤独死亡的人、被抛弃自生自灭的人、失去工作和薪水的人、没有家和食物的人,他们的贫困在困扰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