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在教堂与他相识,我们一起学习弹琴,参加教会的活动,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他虽然不和我同在一个年级,但是他的助人为乐的事迹总能传入我的耳朵。
或许你现在正在做着一件在人看来称赞不已的善工,比如无业人员收容所、孤残院、福利院等等,那我们是否问过我们自己,我们这样做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真的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本身?是为了传扬、荣耀主名?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永生之路,这条路虽然每一个基督徒都很熟悉,例如:遵守天主十试、圣教四规等等,但是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去走我们的每一步信仰之路,尤其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时代,稍不小心就会偏离了永生之路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导言和结束祷词总是由主祭来做(参弥总71#),在任何时候总不可委托于另一位司铎,或更有甚者,委托给执事或读经员。另外,主祭总不可提出祈祷意向,除非在场没有人有能力做这事。
天主忠信地爱我们每个人的这一现实,帮助我们从容有力地面对每日的旅程,这段旅程有时走得轻快,有时却举步维艰。
教宗说:本笃十六世藉着这个天赐的举措,为我们提供机会,重新发现信仰旅程的美好。这段旅程从我们领洗那天开始,使我们成为天主的子女和教会内的兄弟姐妹。
于是我们几人与陈兄弟在圣母亭前又呆了许久,因为我们都是远道而来,难得相会在圣母娘前。回到了房间,相互交谈开始了,语言不通,借助于纸笔。
祂也来与我们相遇。你们刚才听到的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教宗解释道:耶稣在会堂中宣布的‘今天’适用於每一个时代,也在圣伯多禄广场上回荡。这提醒我们耶稣给人类带来的救恩的必要性。
圣衣是合一的奥迹,它激发我们为基督徒在历史中形成的分裂倍感伤心:这真是折磨主耶稣骨肉的分裂。教宗呼吁不要对分裂认命,而应秉持基督徒美好的友爱精神修复分裂。
每一次来到,老人们都在修女们的陪同下早早地来到大门口等候,一见面,迎接我们的就是那一张张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