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有议题都“需要小心处理”,“因为它们触及教会的具体生活,以及教会传统成长的动态:错误的分辨或许会使之破碎或冻结。这两种情况都会扼杀传统的成长”。
他说,人们尊崇的不是好战之士,而是甘地、马丁路德·金及其它爱好和平者。他获印度总统阿卜杜拉.卡拉姆(AbdulKalam)颁授甘地和平奖。
为此,对他微言撼之,说:“我们信主的人虽然在世上不及世人的生活。但是我们有一个荣耀的身份,那就是天主的子女。”“天主的子女?这有何用?那是将来的事,现在我又体会不到。”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有敬畏之心的人。
教宗本笃十六世日前颁布的《爱德的圣事》劝谕指出弥撒圣祭礼仪之美就在于它的标记纯朴,举止简单。在这道劝谕中,教宗以很多的篇幅再次强调应该如何细心举行弥撒。
有位姓长的老人,七十多岁,头发全白了,每天都来教堂干活,还爬上十多米的木梯,给教堂二楼架凳子,叫人看了无不为之感动;给我们做饭的大妈,每天早晨五点钟就来教堂,早早的就给我们把饭菜准备好了,睡觉的坑,每晚给我们烧的热乎乎的
主教们提出,信徒们的首要之务就是让现代的人向基督靠近,这样,信徒们也要遵循天主的话:“你们要为我作见证”。
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我们能够张开眼睛,看到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後的教会有多麽大的正面成长:有礼仪的革新,有世界主教会议,有罗马主教会议,有本堂区的结构,有各方面的合作,有在俗教友的责任,有各宗教之间和世界各大洲之间的合作
我不禁为之震撼!杨义光为人热情,真诚地关爱他人,体现一位天主教友的美善和爱德。我搭车,他坚持送我到车站,陪我等车打发寂寞;我购物,他说他是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有他导购我才不会吃亏,坚持陪我。
本次祈祷会的组织者之一丁扬神父也作为一个经历者,和教友分享了他的圣召经历,还演唱了一首自己作词的歌曲《我知道,那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