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当天下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感恩祭,勉励参礼的男女修会会士们藉着服从和智慧将人引向基督,同时也让基督引领自己。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展现出圣母抱着圣婴耶稣走入圣殿,使耶稣与祂子民相遇的画面。
天主从万事中提取善。本着这份信赖,我们知道天主不遗弃我们。让我们满怀热情开始感恩祭典,坚定于信德。弥撒讲道中,教宗谈到信德来自天主,但人类理应回应天主的行动,与耶稣基督建立个人关系。
他在弥撒讲道中强调:天主也哭泣:祂的哭泣像那位爱子女的父亲那样,即使子女大逆不道,做父亲的也永远不会弃绝他们,总是等着他们。
再看和梅瑟出埃及的群众,他们本来就得到天主预许的福乐,可是在路途中,责怪天主,抱怨梅瑟,更甚的是供奉牛犊,崇拜偶像,最后有一部分人不守十诫,天主罚他们死在旷野里,没有进入福地。真遗憾!
一股爱的暖流顿时涌上心头,很快又蔓延到全身。我心里暗暗定志:我一定要好好孝敬您———我的好婆婆!由于我婆婆的表率,她的子女们都非常孝顺她。在她的劝说下,天乡的路上,又增添了很多她的亲朋好友。
“祂敞开的心先于我们并无条件地等待我们,没有任何前提就能爱我们,为我们提供祂的友谊:祂先爱了我们(参阅:若壹四10)。藉着耶稣,“我们认识了,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的爱”(若壹四16)”(1)。
今天的我们会惊奇,为什么犹太人不接受耶稣就是自从天上降下来的,是他们所等待的默西亚,是天主子呢?这与犹太人的天主观有关。
耶稣藉着此先知性举动,表达了祂的生命和受难的意义,即为天主和弟兄服务: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谷十45)。
人怀疑天主把他生命中的某些东西拿掉,天主是人的竞争对手,他要限制人的自由。只有当我们完全摆脱天主时,我们才是完整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完全实现我们的自由。
2、不结果的无花果树为了帮助当时的人更好地明白灾难对人的意义,主耶稣以不结果实的无花果树做比喻,提醒人要更新生命,结出爱德的果实。一棵无花果树,如果一直不结果实,就会被砍掉而扔到火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