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介绍和分享在四个大洲的工作经验,为不同范围服务的基督徒团体指明他们以这些服务来同受苦的人共同生活。这项活动旨在深入反省这些经验对整个教会生活的意义以及在欧洲的教会和在传教区教会之间的关系。
比埃尔神父于22日去世,享年94岁,由于他的爱德精神和他所从事的关怀援助工作,他被称为受苦者、无家可归者、最弱小者的神父,法国当局也因此将国家最高荣誉奖颁发给他。
此外,在普世祈祷意向中,我们也想到了叙利亚,想到那些因危机而仍将受苦和受苦甚深的人们;我们也想到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主教们呼吁社会所做的选择,应该是尊重人的选择,特别是对生命和最弱小者的尊重。
他们提醒我们,信赖基督也意味着准备好同他一起受苦和为他受苦。
(综合梵蒂冈电台/辛力社讯)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特瓦尔(FouadTwal)呼吁整个教会圣诞期关心受苦的中东地区基督徒,特别是不要忘记叙利亚教会的艰难处境。
此刻我无端受苦,难道是应得的报应吗?上主,我实在很难平息我的情绪;然而,我内心仍渴求着你,求你亲临慰解,使我平伏,让我一再亲尝你的甘露。
他们是耶稣邀请我们去注视及关爱的受苦、无自卫能力、受难者的面容。要将这爱具体地落实到行动和决策中。
教宗强调,信德使人行走;信德的革新是同情受苦者,推倒使人相隔的围墙,播撒修和的种子。弥撒选读的福音叙述圣母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路一39-55),教宗以这段福音为起点来发挥他的弥撒讲道。
教宗在讲话中提出三个关键词——宣讲、见证和爱德,勉励道明会士满足近人的渴求,在穷人和有需要的人身上触摸基督受苦的肉体,好能成为真正的真理宣讲者。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考验并因此而受苦,但这正是我们受邀注视耶稣苦像的时刻。耶稣为我们受苦,与我们共苦,成了天主不遗弃我们的可靠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