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讲过一个故事:有一阵子,我住在布鲁塞尔市中心,上学途中必定经过拉莫奈广场,在广场的角落经常有位老太太在那里摆个小摊子卖花。
去看一个有信仰的人本身就很美;去享受教会弥撒时的肃穆气氛,就是一种安宁;去听他们的唱经和祈祷,就是一件很美的享受。”
他说:“保禄经由他的传记作者路加使世世代代的艺术受到了启发。在宗徒大事录中,如著名的大马士革的路上、在雅典阿勒约帕哥宣讲的经验、他的旅行,这些叙述自然进入了虚构状态。
林主教风趣地向我谈起一个弥撒中发生的插曲,退休后,主教坚持每天自己给教友们举行弥撒,有一天,刚唱完“圣、圣、圣”,主教就开始领唱天主经,教友们急忙跑上祭台告诉还没有成圣体呢。
那位姓卫的年轻人,把罗马放在每一个脚步上,只要每天一步步地向前走,早晚一定会到达目的地;我们把进入天国放在每天的学经、福传、祈祷和圣善的生活上,确信过一天就接近天国一天,直至“尔国临格”——到达永生。
即于每周2、5禁食祈祷,将省下的餐费捐助88水灾灾民或其他社福机构;每天至少5分钟以上的读经与默想—宗徒大事录——思考保禄及宗徒特质;每周至少一次的玫瑰经祈祷;每个月举行一次专门的祈祷会;11月21日当天
经多方协商决定由北京教区拨款5万元,县政府补偿1万元,加上教友奉献的8000元和有关方面赞助3万多元,共10万元。按照原天主堂外观和构造,由侉子店乡建筑施工队负责设计并施工。
处于后现代的今天,人们经常以怀疑的眼光看真理。教宗因此指出:面对这样的世界,以天主教精神为宗旨的报刊杂志必须知道超越意识形态,把信仰的理由介绍给社会大众。
将临期所生活的正是这双重的远景,它既缅怀天主子生于童贞玛利亚的第一次来临,又期待他在光荣中再度降临,为审判生者与死者,就如我们在‘信经’中所诵念的。
教宗将前往特马拉郊区,探访仁爱修女会管理的社会服务中心,然后在拉巴特主教座堂接见圣职人员、男女会士,以及摩洛哥教会协会的代表:教宗将聆听一名司铎和一名方济各会修女的见证,随后发表讲话,带领众人诵念三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