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幸福就是耶稣洞开的肋旁流出的血和水汇集成的汪洋大海,它能兼容不同的流派……他为了人类的子孙后代,不惜将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
这次他开始认真读起《圣经》来,当他读到新约部分,看到犹太伯大尼有位名叫玛达肋纳的妇女,生活放荡不羁,屡犯第六诫,在城中有“罪妇”之称,但当她聆听了耶稣的教诲之后,痛改前非,涤恶务善,爱主敬主。
神父又大声说:“我以纳匝肋耶稣之名命令魔鬼立刻离开。”这次我毫无办法,一连给神父下了三次跪,请求神父不要将我驱逐(魔鬼的话)。最后我无奈地翻了一跟斗。
如果事情是人力无法挽回的,我们可以引用耶肋米亚先知书27章5节:“我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牲畜,我看给谁相宜,就把大地给谁,”劝导对方凡事都要翕合主旨。四、祈祷。
圣母是我们的慈母路1:36—45;56节,圣母经天使预报得知,她荒胎的表姐老年得喜,就急速动身由纳匝肋往山区去,走了四天的路程,到了犹大的一座城,进了匝加利亚的家,就给依撒伯尔请安,圣母的请安,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主日福音记载耶稣在纳匝肋会堂讲道的事迹。耶稣开始祂的公开生活後,首次回到祂曾受教养的地方,在安息日那天进入会堂。
教宗呼吁为那些没有察觉到自家门口「有许多拉匝禄」的有钱人祈祷,为那些「看到被打得半死不活的人,却无动於衷地走过去」的司祭和肋未人祈祷。此外,教宗也邀请穷人对所有这些人投以真心的笑容。
感谢天主赐予我们坚定的信德,他肋旁流出的宝血恩宠我们,帮助我们,使我们坚持下来,愿我们的榜样,让更多的人走进教会,认识主耶稣,教会得以发扬光大。
他的态度与那转身离去的司铎和肋未人截然相反。问:教宗在对宗座生命科学院发表的讲话中谈及生命的终结,您对此有何感想?
耶稣、玛利亚和若瑟回到纳匝肋後,孩子渐渐长大而强壮,充满智慧,天主的恩宠常在他身上。教宗省思道,一个家庭的巨大喜乐是抚养孩子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