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时代艺术的问题之一是停留在外壳上,谈到美感、风格,却没认识到在我们大部分的历史中,艺术曾是种沟通工具,不是它自身单纯的美感。
他之所以为‘头’,是根据他为‘仆人’的新而独特的意义而言,照他自己的话说:‘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
这样的满足与平安不是财富可以赚取的,而是来自天主宽厚的恩赐。但要得到天主的恩赐,每个人也必须有所表示,也就是应该向天主祈求。
他觉得不是滋味,他越是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他一定得换才行!这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心事,另一个忽然惊醒了,拚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进来。
在玛窦福音中,门徒们感叹人有妻子倒不如没有,耶稣对他们说:这话不是人人能领悟的,只有那些得恩赐的人才能领悟。因为有些阄人,从母胎生下来就这样;有些阄人是被人阄的;有些阄人,却是为了天国的缘故而自阄的。
抑制诱惑、拒绝诱惑,不是很重要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拿得起,放得下,有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而潭不留影的心态,这才是活得坦荡的人,活得高尚的人,活得有骨气的人。
贾尼神父引用梵二文献《教会教义宪章》(LumenGentium)解释说,天主不是让人们个别地得到圣化与救援,而要他们组成一个民族,在真理中认识祂、以圣德为祂服务(9号)。
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一个工具。审视宗徒事业的内在性质,也带来了与基督信仰团体共融的机遇。例如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联合创立的大公运动神学院,便是最好的见证。
圣神渴望将我们塑造成‘宣讲圣言的教会’:这个教会不是由自己发言或谈论自己,而是将上主放在心中和唇舌上,每天汲取祂的圣言。
教宗称扫禄的皈依在救恩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表明这救恩也面向那些不是以色列人的异教徒、外邦人,简言之,就是向教会的普世性敞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