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确实有许多「为生命效劳」的机构,但「也有很多机构关心经济利益胜过於公众利益」。事实上,「在我们时代中,有些文化的定位已经不再承认天主的智慧烙印在祂所创造的现实和人类身上」。
例如:许多人惨遭不幸;许多人因饥饿和战争而死去;许多儿童患有残疾,得了罕见病;意大利那不勒斯郊区所谓火烧地的居民癌症频发;四名仁爱传教会的修女在也门为爱服务,却因仇恨而被杀害;前来欧洲的难民被拒之门外,
消息一出,郑州教区教友满怀热情,积极参与,还有许多外地的教友也为了学习,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为了能圆满的完成此次培训活动,郑州教区教友,修士积极参与奉献,修士们则更是全程陪同,周到地进行服务。
相反地,耶稣在纳匝肋度过了30年的隐居生活後,来到约旦河,与祂的许多子民在一起,与罪人为伍。他不觉得难为情:祂与众人,与罪人一起在那里受洗。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给你们预备地方。」(若十四1-3)教宗解释道:「耶稣此言意指何事?祂如何准备地方?祂藉由为我们每个人的祈求来作准备。耶稣为我们祈求,这就是转求。
本次活动在主的带领下感人、启发人,尤其是游行队伍绕街的那一幕幕,许多行人停下了他们匆忙上班或赶路的脚步,有的赞叹、有的询问、有的彼此讨论,还有许多人无论是街道两旁的行人,还是两旁高楼阳台上的居民都不自觉的掏出了手机拍照
我看了许多圣人朝拜圣体的经验见证后,我也偿试着去朝拜圣体。第一次,我给耶稣个承诺,就是要陪伴他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对于一个从未陪伴过耶稣圣体的人是多么的长啊。
许多残疾人和受苦者在感到被爱後向生命敞开了门!甚至仅仅一个微笑就能使人心涌出这样的爱!教宗继续说,耶稣理解我们的软弱,因为祂有亲身的体验,祂是一个用爱治病的医生。
人人都希望在审判的日子,主耶稣仁慈地对待我们,不记我们一生所做过的许多坏事。关於这一点,教宗表示,你若时时判断别人,你就会受到同样尺度的判断。上主建议我们照镜子看看自己。
教宗然後指出,许多神父和会士投身於福传使命,其中不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他们的光辉见证提醒我们,教会需要的不是官僚主义者和机关领导,而是热情的传教士,激情四溢地把耶稣的安慰之言和祂的恩宠带给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