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部部长若瑟·萨赖瓦·马尔定(JoseSaraivaMartins)枢机在十二月二十日的礼仪中说:“她于加尔各答最被遗弃的穷人身上看到基督受苦的面容,促使她创立仁爱修士、修女及神父会。
我从没有看见过他的面容,也没有听到过他的声音。在一个比任何黎明都要早的清晨,他在我的睡眠中接触了我的气息,走过我的房间,而我却没有感觉到。
一年来,父亲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如柴,面容憔悴。许多脏器都已衰竭,像一支即将燃尽的蜡烛。父亲临终前一天,他见到了想见的亲友,叮嘱了母亲和孩子们,并让孩子们帮他沐浴洗澡,清洁了全身。
人际关系纯粹是通过满足我的需要而建立,近人的面容、经历及情感并不重要。教宗指出,这种心态导致丢弃文化,一切不再有用或无法满足消费者口味的东西都被丢弃。
天主的圣所就是我们在行走中所遇到的许多人的面容。天主唤醒那些卑微者、受苦者、流离失所者以及受排斥者的希望,让那些感到在世上没有一块适合他们的地方的人看到前景。
她们首先带领教友们学习圣经中耶稣基督有关如同天父,满怀慈悲的教导和教宗钦定慈悲禧年恩宠的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需要,以及她们对方济各教宗慈悲特殊禧年诏书《慈悲面容》和教宗有关慈悲禧年特恩的分析和理解。
这次访问对我们来说是改变面容的经验。为什麽呢?因为上主藉着祂的教会和祂在那块大地上生活的神圣子民身上向我们显示了祂的荣光。这个身体多次受伤,被压迫、遭鄙视,其尊严被侵犯。
望德是谦虚的美德,这美德在生命之水下面运行,总是支持我们,不让我们被诸多艰困淹没,不让我们失去寻找天主、寻找慈悲面容的那份渴望。终有一天我们都会看到望德。
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生命的末刻,等到了天主的慈悲恩宠,也愿我们在生活中活出天父的慈悲面容!
十四处苦路回顾了耶稣从被判死刑到安葬坟墓的事迹,青年们在拜苦路活动中通过默想、艺术表演和在现世舍弃自我的圣德楷模,重新认识了耶稣的面容和祂在日常生活苦难中的各种经历,并祈求自己能因慈悲而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