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後总结道:我们必须首先摒弃丢弃文化,照料深受不平等之苦的个人和民族,透过耐心努力,提倡关怀,超越计较利益得失的利己主义。
有鉴于巴拿马世青节即将展开,普利德斯大使期勉众人爱护青年,协助他们「照料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大地,建设一个以人性尊严为核心的明天」。
我们应当谨记并照料上主所赐的鸿恩,善度「祈祷生活、聆听天主圣言,受到圣体圣事的滋养,彻底活出友爱精神」。如此一来,「圣神的威能便能在我们内开辟道路」。
德肋撒修女1910年8月26日出生于马其顿,建自己的仁爱传教修女会,照料加尔各答最无助的难民——患病的、濒死的和麻风病人。此外她还向城市中众多无家可归的小孩提供庇护,给予关爱。
教友们对待李玉斌胜似亲人的照料,深深打动了肇事司机和车主,他们主动提高了给受害人的赔付金。一场车祸,演绎了一场教友间的真情故事。
周修女仍是坚决回绝,她相信天主自会照料。20世纪70年代末,村里把她划为五保户,生活有了保障,并安排她住在公社爆竹厂大猪栏一角。
他们所照料的病患处于成长期,因此「需要对人体和疾病的全面认识、深入的基础培训,以及持续的进修」。
为了‘照料家园’而诞生的经济学已经变得没有人性;它不再服事人,而是奴役人,使人屈从于越来越远离真实生活且不易支配的金融机制。
随后,教宗谈到慈幼会大家庭在世界的发展,指出它可作为“照料和保护文化丰富性的一股动力”,并要求会士们努力奋斗使“基督徒有能力使用地方语言和文化”。
提到国际地球母亲日时,奥佩卡神父再次感谢教宗对于照料共同家园和贫困者的呼吁。这位服务穷人的神父说:“我们的地球正在受苦,因为我们满脑子想的都只是金钱,而不是生命、正义、弟兄情谊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