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见世人曾经和现在持续对万物施行的暴力,特别是一部分人掌握更强大的过度开采资源的能力。”教宗表示,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为我们指示了“默观与赞颂的道路”,以恢复最初的和谐。
“这个机构是那些基督徒的名片,同时也号召我们每个团体成为慈悲之家,即开放的场所、款待的场所,在这里,每个人的不幸都能毫无羞愧地接触到天主的慈悲。天主的慈悲使人重新站起来,恢复健康。
它「发自我们内的隐密处」、源自我们的心灵,涵盖了我们的各种能力、情绪、知识和身体。因此,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在祈祷,那么「他整个人都在祈祷」。
因此也有人说:希望是心灵的灯盏,是不断奋勉的动力,它鼓舞我们战胜困难战胜逆境,让我们满怀信心,尽力拼搏、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农民希望能够获得好的收成,所以才有顶酷暑、冒严寒、吃苦耐劳精耕细作的奋勉;商人希望能够大赚一笔
在那种情况下,「他明白自己的真相,即他没有成为天主所期许的人,因为天主创造了我们众人,是要我们站立,抬头挺胸」。天上传来的声音不仅质问扫禄:「你为什麽迫害我?」更鼓励扫禄重新站起来。
这段时期的礼仪伴随着我们从迎接主耶稣骑着驴子进圣城的喜悦,到目睹祂获罪受刑的痛苦。教宗在讲道中说:「我们要从惊喜之情重新出发;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对祂说:『主,祢多么爱我!我对祢来说多么珍贵!』
我们也应该满怀喜乐并赞颂天主,因为谦逊又单纯的人接纳福音。
我们基督徒都该有这个意识,即我是在哪里蒙召选成为基督徒的。我们都该让这个意识存留在整个一生中,永远存留,同时记住我们的罪,记住上主怜悯了我的罪并召选我成为基督徒,成为使徒。
我们是否接纳天主的温柔?是否允许天主爱我们?教宗方济各12月24日晚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圣诞子夜隆重弥撒时向我们提出上述问题。他强调:天主用充满爱的眼神注视着我们,接纳我们的贫困,爱上了我们的渺小。
马蒂内利修女说:「非基督徒向来也很尊重我们。有个曾经参加袭击团伙的妇女说过:『我们不杀修女,她们是教会的人。』相反地,这次开枪的人却说:『教会是什么?』由此可知,态度确实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