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欲偏情说:无所谓,别人都在拿,小事一桩,司空见惯。良心说:无论如何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在这件事上我心趋向前者。
在我们的经验中,你大概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用一些小小的牺牲换来别人的一些快乐,虽然自己不免有些难过,或不舒服,但当看到别人的微笑,当我们的满足大于我们损失的时候,这大概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
十多岁的时候,她嫉妒玩伴头上的蝴蝶结比自己的漂亮;20多岁的时候,她嫉妒别人的丈夫比自己的丈夫玉树临风,家资丰厚;40多岁的时候,她嫉妒别人家的孩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如今70多岁的人了,拄着拐杖,蹒跚往返在教堂与家的路上
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慈悲,教宗宣布今年是慈悲年,我们要如同天父那样满怀慈悲,如果我们守斋祈祷,相信也会像天主那样慈悲待人,因为在守斋、祈祷的时候,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在认识到自己的罪恶的时候,就能够去包容别人
倘若我们以为自己比别人都好,很少犯罪,或者我们使教会成为一个海关,而非每个人都有一席之地的父亲的家,这时,慈悲就更令我们反感。耶稣则不同,祂前去解救陌生人,医治病患的创伤,使每个人重新融入天主的家庭。
(玛25:40)你们要让别人认得出你们是我的门徒来。(参若13:35)显然,如何彰显天主的光荣?
今天,我们的年青人被恐惧所统治;他们对未来感到恐惧,对别人感到恐惧。因此,在泰泽,我们鼓励年轻人走出去,不要设边界,尤其要面向穷人。」他强调,向穷人表示关心,不只是偶然帮帮他们,而是要经常探望他们。
正如圣奥斯定所言:“你若想给别人活水,你自己应该先充满了天主的活水,然后再去灌注别人。”“基督之光”福传圣火,从2008年7月6日点燃至今还在继续传递。迎圣火到家庭,大家共同祈祷,学习圣言。
他们用这个方式缩短距离,“不自我封闭和自叹自怜”,也不在乎“别人的判断”,只知呼求上主,因为祂聆听孤独者的呼声。“就如这些癞病人那样,我们众人也需要得到痊愈。
小时候的信仰是父母帮选择的,长大了,常常听神父讲道理后,就从没想过要有奇迹出现在我身上才相信天主,也很少以宣扬奇迹去“吸引”别人,以天主的“有求必应”去企图说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