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提到为我们亲人扫墓的重要性,他说:墓地如同一场聚会,生者与亡灵在那里相遇,加固与他们的共融关系,这种关系是死亡无法打破的。
这些胜似亲人的举动已坚持了11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他们由小做到大,由一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人。王堂长表示:中国的福传道路就是爱的实施,而爱不能光挂在口头上,更要有行动。
大家首先来到共和村,在村南边公坟地打安所,之后来到公义村,在村西公坟地打安所,又在村东公坟地打安所,众教友一起为已亡父母亲人祈祷。虽然路程较远,但为炼狱灵魂祈祷,教友们都积极行动,热心参与。
教宗也承认,每当我们所熟悉的一个亲人死去时,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的一生、工作和在教会的服务将算作什么呢?教宗指出,答案来自«智慧篇»,即他们都在天主手里(智3:1)。
修生的姐夫既要养家糊口,又要照顾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亲人,实在是困难得很。万般无奈之下,这位修生只好将母亲接到由北方进德创办的河北进德老年之家来疗养。他自己一边在修院上学,一边还要抽空去照料母亲。
凝望明月,此时的我除了对亲人朋友深情的怀念和对有幸在皎洁、柔和的月光下团聚的人们给予衷心祝福,同时也对那母爱般的月亮发出由衷的敬仰。因为它是太阳的忠诚使者,它把光明、温情和真爱毫无保留地挥洒于人间。
刹那间,我的心碎了,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失声痛哭起来。“母亲啊,伸出你圣善的手臂,拯救我的丈夫吧!
教友们也给我立了很好的表率:虽然我和他们并不相识,但他们却像亲人一样关心照顾我。我的身体得到了救治,灵魂也受到了一次净化。我为自己上下求索几十年,在步入老年之际终于找到了人类最好的信仰而倍感欣慰!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步入社会、接触生活、融入人群却会感到无奈、悲怆甚至失望……为自己的理想未能实现而沮丧……为了别人的误解、诽谤而心酸、痛苦……为了一份情感而憔悴、伤怀……为了亲人的离世而伤心、哭泣……事过境迁
这是我有生以来,送走的第四位亲人。悲痛之余我尚有一丝欣慰,愧疚中又觉得一份踏实。因为我的婆婆,在历经了漫漫的人生旅途之后,在到达生命彼岸的时刻,接受了天主圣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