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日志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中国汉代的天文学家所记录的天文现象,来了解耶稣基督降生、受死、复活时的天象变化,而不是人主观上认为说:这事不可能发生,所以就一定没发生过。
万物是美好的,反映着天主的光荣;人却是特殊的、有别于万物,因为他是按照天主自己的肖像和模样受造的。(创1:27)人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天主用特殊的方法创造了人。
−受苦和受迫害的人。那里太过长时间的流血冲突,不断地带来死亡和毁灭。
为使人们重视保护受造界的责任,「首要之务是唤醒众人的危机意识,竭尽所能地使舆论明白情况。然而,舆论也因经济、失业等诸多急迫的问题,而看不到更深层的问题」。
他们藉着自己的极度贫穷认识当时社会,对众多身心疲惫和受压迫者怀着耶稣的深厚同情心。教宗方济各指出,「但他们不仅施予良善劝导。他们首先作了逆着潮流的决定」,把自己交托给「天父的照顾」。
教宗方济各受当天福音中的比喻所启发,指出人可能「突然找到天国,一如耕田的农夫找到出乎意料的宝藏;或如寻觅已久的珍珠商人最终找到极贵重的珍珠」。
教宗指出:为认识基督,需要起身行走,在行走中便会发现天主以各种方式与我们相遇:透过受造界的美丽,以祂的爱介入人类历史、兄弟友爱以及我们为近人的服务。
因此,菲律宾天主教会的现况是,压迫者和受压迫者都是天主教徒。这必须从深层皈依来努力改善。这些机会不在别处,而是在内部,甚至也在基督徒团体的内部。
他们曾一度觉得受排斥,但我们现在努力让平信徒明白,我们所有人都是教会的一分子,如同一个团队;也让他们明白唯有众人携手合作,我们才能自称为一个地方教会,因为一名主教、一名司铎、一名平信徒、一名会士单枪匹马
他说:「对生命和受造界的尊重、人性尊严、正义和团结会看到我们同心协力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後代子孙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教宗方济各接着提到曾经为犹太教徒和天主教徒的友谊贡献良多的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