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天主教教育事务处鼓励教育工作者认识自己的学生,觉察自己肩负犹如“牧者”的使命;传递福音和宗教伦理价值;并以善牧的爱照料受伤的学生。
唯独替自己祖传的文化傅油,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摆脱这些新的奴役形式。教宗说:「我们司铎有如贫穷人,我们渴望在施舍赈济,触碰乞讨者的手,注视他们的眼神时,拥有那贫穷寡妇的心肠。
教宗首先提到耶稣在伯达尼晚宴中的一个情节:玛利亚拿了一斤纯“拿尔多”香液敷抹了耶稣的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屋里便充满了香液的气味”(若十二3)。
教宗表示,「具备福音精神的真导师会替学习有成的弟子感到高兴,同时自己一直保有作学生的态度」。为此,今年夏天,教宗在写给全体司铎的信函中,勉励他们懂得作耶稣善师的学生。
「亲爱的朋友们,请看看这几天为人所知的真英雄:他们不是有名望、财富和成就的人,却为服务他人奉献自己。你们要感受到蒙召冒生命危险,不怕为天主和他人挥洒人生。」
因此,不应将这种隔离看作是丧失自由,那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所必要进行的措施。
比方说,医护人员用自己的手机打电话给家属,让临终的病患能跟挚爱道别。世人在巨大考验中看见医护人员的工作。教宗说:「即使筋疲力尽,你们依然秉持专业素养和舍己精神,献身服务。这能激发希望。
教宗提到,加拿大西部原住民的一些长者埋怨说,他们的孙辈去城市接受现代事物,却忘记了自己的根基。教宗说,“忘记根基不仅对原住民,也对当代文化是一场悲剧”,因为我们如今失去了在思考、感受和行动之间的和谐。
他坦诚自己是不可知论者,前共产党员,又是美食学家,虽然立场不同,他却在书中吸收了教宗的词汇。作者称自己是“虔诚的不可知论者”,因为他“热爱大自然,这是高贵的姿态”。
教宗在当天的要理讲授中以“童贞玛利亚,祈祷的女性”为主题,强调我们在祈祷中应秉持随时奉命的态度,向天主的旨意敞开心门,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自以为是,而是将它交在上主手里,如同圣母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