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意大利出版社在《方济各,一位世界尽头的教宗》内收入了瓦伦特和妻子法拉斯卡从2002至2009年采访贝尔格里奥,即日后的教宗方济各的专辑,那时他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区的总主教。
依搦斯是初期教会一位圣女的名字,拉丁文为Agnese,发音与拉丁文Agnus(羔羊)相似,普通话发音类似阿聂斯或阿匿丝,如果A发闭口音则近似“依匿斯”。可为何如今天主教华语界普遍采用的是搦nuò呢?
他说,耶稣就是一位慈善的撒玛黎亚人,祂接近“孩童、边缘人和弱小者”,为“我们、需要怜悯和宽恕的人献出了性命”。教宗补充道,通过祂的爱我们能爱他人。最后,教宗指出,爱德善工的根源是天主与我们一起工作。
一位参礼的总堂教友表示说:“今天的弥撒不是一台普通弥撒,这是主耶稣留给我们爱的圣宴,难得参与如此之多的神父共祭的弥撒,看到的是教区上下团结一致、友爱一家、和谐发展的新景象,新面貌!”
4月9日复活节,东堂众教友身穿节日的盛装,喜迎救主耶稣复活,高唱圣歌集体游行,游行场面使一位年轻的过路者深受感动,对教会产生了兴趣。弥撒礼仪中,巴神父阐述了复活节的深远意义。
1373年的5月8日,诺里奇(Norwick)的一位年轻妇女在神视中16次看到天主透过基督的苦难彰显对人类的爱,之后她患的严重不治之症获得痊愈,她完全恢复了健康。
书中描述一位几内亚青年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寻找去了欧洲的小弟,却从未抵达目的地。他穿越荒漠、遭遇人口贩运的厄运、被关押、受酷刑,以及在海上航行,踏上死亡之路。(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典礼由巴彦淖尔教区杜江主教主礼,呼和浩特教区孟青录主教、乌兰察布教区姚顺主教及来自内蒙古不同教区的六十多位神父和一位执事参加祝圣圣堂弥撒庆典。
由于三峡工程大移民,位于万洲教区的奉节县天主堂和此地的教友都面临搬迁,搬迁后教友居住分散,教堂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交通又不便,教友进堂非常不方便,很多老年教友一年都很难进一次堂,又由于该堂口只有一位神父,
上海21路公交车途经广灵路站时,上车的乘客十分拥挤,只见一位农妇背着行李,携一孩童,她母子俩一头雨水,衣服和鞋都湿透了,孩子被冻的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