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传教事业时时处处都有实效,在一定环境中,它可以成为唯一适宜的、可能的方式,所有教友,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即使他们没有在团体中合作的机会和可能时,都负有使命,都有责任去进行这种传教工作。
因此,教宗就三大主题与他们进行了简短的省思,即:环境、穷人和青年。环境教宗敦促企业家关切环境的议题。谈到气候危机,教宗强调,“光是遵守各国法律还远远不够,这些进行得太慢了”。
他们重要的使命是成为环境大使,不以目光短浅和自私的方式剥削环境,而要以尊重和均衡的方式守护环境。圣座文化委员会主席拉瓦西枢机5月16日介绍这项由外邦人庭院筹办的活动。他说:这项创举以儿童为核心。
将灾难变为机遇非典不但夺走了很多宝贵的生命,而且重创了经济。疫情严重以来,交通和服务业以及饮食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消毒措施,分餐制,预防交叉感染。其实,在中国通过饮食业而造成的传染病交叉感染的机率相当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在面对为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罪行面前,忏悔是那样彻底诚恳,赔款是那样及时到位,以至于总理在死难者面前下跪谢罪。这不能不承认是基督教文化深入人心的具体体现。
生存必需品想象一下,在一部灾难片中主角随时准备着的东西都有哪些,可能包括:口哨、小刀、收音机、手电筒、电池、手机充电器、房门和车钥匙、纸和笔等。关键时这些小东西能起到重要作用。
据悉,目前受灾的教友们情绪稳定,当神父、修女和教友们前去探望他们时,他们非但没有因为遭受灾难而抱怨天主,反而感谢天主让他们保住了性命。
大家携起手来共同拟定《地球村民公约》,作为献给6.5世界环境日的一项礼物!
第一个女人的犯罪,给丈夫和后代子孙造成了灾难。玛利亚作为“新女人”,她选择事事承行天父的旨意,造福家人和后代子孙。所以,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称呼自己的母亲玛利亚为“女人”(若19:26-28)。
其实何止在我们这块有限的土地上是这样,从整个人类,从人类的各个时代来说,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形式不同、轻重各异的痛苦与灾难之中,这一客观现象,叫我们不能不提出一个问题,痛苦究竟有什么意义?